央视《面对面》近日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和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回答了大众关切的有关疫情的问题。
Q:收治方式有何转变?
A: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2022年12月初,我们印发方案,医院要准备24小时内可转换成ICU的设施。现在要求急诊留观抢救病人24小时清零收治。
Q:如何对风险人群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A:让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辖区内这些有高风险因素的人摸排,根据不同的健康风险等级建立不同颜色的健康档案,分级来管理,红、黄、绿。红色就是危险因素最高的;黄色是中等水平;绿色是相对安全。一旦出现红色,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
Q:为什么我们做了充足准备,但是给人感觉还是猝不及防?
A:当时我们也想给医疗机构药品配充足,结果现实中发热门诊药品供应出现短缺。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当时药店被抢购一空,药品产能和产量的提高需要时间。另外,生产企业也面临人员感染问题,所以多种因素导致药品短缺。
Q:老人去世的情况好像比往年要多很多?
A:肯定会多。但是大家想一想,你身边的人阳了多少?是有几个危重的?即便会出现一些肺炎,但是远远达不到“白肺”程度,经过治疗会很快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