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疾控中心1月4日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文称,2022年10月至12月共报告发现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中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文章指出,中国目前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3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XBB)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中国短期内(3个月)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关于XBB.1.5的致病性和毒力,文章认为,XBB.1.5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XBB.1.5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感染者住院比例和病死比例增加的报道,也未见其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的差异。
外交部:中国积极分享疫情信息数据
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和数据,希望各方专注抗疫本身,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加强团结,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
毛宁表示,中国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和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中方已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新十条”发布以来已进行两次。中方并继续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分享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多国卫生健康专家表示,没有必要针对中国采取特别入境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