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月7日,旅客和乘务员在G1373次列车上拿着新年装饰品合影留念。\新华社
1月7日凌晨5时34分,伴随北京西站开往河北邯郸的G6701次列车发出,2023年春运大幕正式开启。大红灯笼剪纸、喜庆的窗花、可爱的吉祥兔,将首趟春运列车装饰地年味儿十足。铁路部门在今年春运中推出多项便民服务新举措,提高旅客出行幸福感、满意度。国铁集团介绍,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铁路客流以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为主,呈现回暖趋势。返乡旅客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沉浸在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感中。\大公报记者 张帅、郭若溪、夏微
在北京打工的袁女士表示,因为疫情原因,三年来一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回家不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不查健康宝,春运出行方便了许多。大公报采访了解,今年内地各地都不再倡导“就地过年”,不少受访者称将“探亲加旅游”,并利用“弹性休假、错峰休假”的安排,改善春节假期体验。
动态安排车次 严控客座率
大公报记者查询中国铁路12306网站看到,目前,北京至石家庄、郑州,上海至南昌以及深圳至广州等多条热门线路的火车票都几近售罄。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表示,将根据12306网站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科学分析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的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灵活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梯次投放运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2023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行“乙类乙管”的第一个春运。铁路部门称,将严格控制列车客座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并加强卫生间、洗手池、电梯扶手、座椅等重点处所通风消毒,定期开展环境采样监测,保持站车良好环境。同时,积极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强化自身健康防护。
深圳为广深港高铁复开做准备
广深港高铁停开三年,预计将不迟于1月15日恢复服务。春运首日,记者从深圳铁路部门了解到,为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深圳铁路部门在今年春运中推出多项便民服务新举措,同时也积极为广深港高铁复开作准备,提升“迎春花”品牌服务质量,推出“点对点”答疑、“一站式”办理、“全流程”服务和特殊旅客群体“一对一”引导、“爱心接力圈”等特色服务,提高旅客出行幸福感、满意度。
“今年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的第一个春运,我们还针对旅客进站流线进行了优化,兼顾车站安全、防疫安全和旅客进站效率,旅客进站体感上会更好。”深圳铁路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经常来深圳北站坐高铁,今天我发现进站口的布置调整了,排队次数更少,感觉很惊喜!”一名旅客对记者说道。
今年春运,深圳北站还采取了优化调整引导标识、出站通道等区域增设醒目的动态指引显示屏、站内洗手间加装刷脸取纸机、更新候车室座椅、设置出站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快捷通道、增加售票业务工位等举措,让旅客体验更加温馨、便捷、多元的服务。
上海民航及铁路客运回暖
“疫情开始前我每年寒假都会回家过年,疫情开始后就没再回过贵州了。”跟父母居住在上海的胡诗函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因为学校的防疫要求,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年了。适逢表姐放假,还在上网课的他便先行跟着表姐回老家,父母则将在结束工作后陆续返回家乡。另一边,从甘肃来沪读书的高嘉伟虽然这几年都有回家过年,但直言这个年还是感觉有些不一样,“现在防疫政策放宽了,新的一年希望疫情的形势能越来越好,已经上大学了,还是希望有机会能到处走走看看。”
记者注意到,虹桥机场航站楼内,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明显多了起来,机场内一些喜庆装点也将节日气氛烘托起来。据上海机场方面介绍,今年春运期间预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航班量66240架次、客流量650万人次。铁路方面,记者从铁路上海站获悉,铁路上海站春运40天预计发送旅客955万人,同比增长38.7%。而春运首日(1月7日),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23万人,同比增长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