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3地方两会/粤斥资6700亿 加速湾区基建联通

2023-01-13 04:25: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受访者供图

  12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开幕,内地第一经济大省交出2022年成绩单,预计2022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展望今年,广东GDP预期目标增长5%以上。其中,推进大湾区建设成为广东今年首要工作,计划投资超过6700亿,推动991个湾区项目建设,加速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多样化引才用才模式,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广东将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等,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钱袋子”已经安排好。记者从会上公布的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情况看到,今年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被单独列出。广东将安排粤港澳大湾区项目991个,年度投资计划6758亿元。按城市来看,大湾区内地9市中,今年获投资安排资金最多的三个城市依次是广州、深圳和惠州,资金额均超过千亿。佛山、东莞两个已踏入GDP万亿级别的城市则分别获安排逾750亿元和470亿元投资。

  安排85亿元推进湾区科创

  按投资项目看,“轨道上的大湾区”年度投资计划1491亿元,包括推进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加速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获安排资金投入4900亿元,占比超过7成最多,涉及水利、能源等基建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今年则安排投资85亿元,推进科创项目28个,换算下来平均每个项目能获得3亿元以上资助。  

  “抢人才”是多地疫后再出发的重要举措。广东为此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政府将探索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多样化引才用才模式写入工作报告。该提法在去年广东省党代会报告中有提及,这次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东表示将解决好人才的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记者了解到,广东去年研发人员数量已达130万人。

  委员倡“跨区域人才共享”

  “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人才引进模式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哪些值得期待的变化?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香港国际化程度高,有很多能够满足国际科学家和人才的生活条件。“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将有利于在香港的国际人才到广东交流、合作,这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资源互补。

  “港澳与内地口岸已有序恢复通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流动和社会融合有望更胜往昔。”广东省政协港区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主席廖伊曼认为,大湾区各个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人才争夺十分激烈。她建议各地政府通过跨区域联合培育科创人才的方式,实现人才储备,同时从“抢人大战”过渡至“跨区域人才共享”,进一步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利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