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01-13 17:54:12大公网 作者:章萝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在“瞰见未来”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后续北斗要做的就是要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下一代综合时空体系,要在2035年之前解决深空的问题、室内的问题和水下的导航问题。他并强调,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

  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云端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复旦优秀青年代表共聚论坛,对科学、文明及管理进行深度解读,以人文之火温暖心灵,用理性之光洞彻时代。

  “中国的技术是否能够超越欧美?实际上,一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超过欧美。我有一次去调研,对方问我:咱们的北斗怎么样了?我说核心指标已经超过GPS了。他很震惊,说美国的GPS那么强大,是美国航天的三个里程碑式结果之一,你们才干十几年,是不是一些指标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别人好就说成是超过别人了?我说不是,我们导航系统的核心指标其实已经碾压美国了。他说不可能,你凭什么能比别人强呢?我当时点了下脑子,说‘凭这’。我说中国人要有自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来做和我们大国地位相称的工作。”

  在前述《北斗研发之路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旨演讲中,林宝军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北斗研发中的创新和感悟,他认为,科学家精神要“创新敢为天下先”,北斗三号研制中就有诸多技术突破与创新。

  “我们要把天上的30颗星建一个微信群,这30颗星怎么运营,怎么对话?传统上我们使用欧洲的CPU,我当时找到了龙芯中科做了十几年的龙芯CPU,此前它没上过天,我说我来用。最后在2015年3月30日打的首发星就上去了,实际上在天上现在运行效果比较好。”

  林宝军说,通过龙芯+Flash架构,和FPGA+Flash架构,彻底改变了星上电组学系统的状态。“以前我们的卫星打到天上去,如果想要有什么改进或者有什么错误要修正,也改不了,当时很多人跟我说:咱们现在创新已经不少了,还是稳当点吧,这项技术连美国都没做,咱不可能做。当时我一家一家谈,从早晨8点多一直到晚上接近12点,差不多用一周时间,最后把大家说通了。”

  “我说咱们第一次搞北斗,万一到天上有什么毛病,没有任何办法。咱们这么做,至少有吃‘后悔药’的机会,程序可以重构,功能可以再建。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么一个大工程我们不能惹祸。但是如果不做,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一点一点走。我们大胆地用了,在天上的效果非常好,”林宝军说,“除了CPU,包括FPGA、DCDC、微波器件,全部国产化,彻底扭转了卫星关键器部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创新使整个北斗的核心指标都超过了GPS,而在林宝军看来,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理念创新、观念创新其实更重要。“例如,航天有个传统,新技术不能超过30%,但我们有一百多项技术,几乎70%的技术都是新的。从做神舟到做北斗,对我来讲,100%都是新技术,所以我当时提出一个观点:新技术不等于不可靠,我们要采用靠谱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技术,加成熟的工艺、加充分的实验来获得快速的发展。现在天上运行结果表明创新没有产生问题,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跟着别人用传统的技术很难跨越的技术瓶颈难题,技术是学不来,买不来,施舍不来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创新来解决。”

  “还有一点,大家通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先看中国在做什么,欧洲在做什么,美国在做什么,看完之后,找出我们跟美国的差距,然后确定关键技术攻关,缩小差距。如果美国人的目标错了,不就把我们带沟里了吗?所以说不要以权威的目标为目标,而是要以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本质需求作为目标,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取得进展,化不可能为可能。另外,要勇于担当,没有担当是不可能实现超越的。”

  林宝军自豪地说,2020年4月,国际GNSS服务组织对四大导航系统在天上的运行结果做了两个月的测试评估,得出的结论显示,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对全球运作来讲不是那么靠谱,能够用的只有北斗和GPS,在时频、信号、空间精度这些指标上,北斗全面超过GPS。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我说我年龄大了,没有希望了,等在座的年轻人老的时候能把北斗做成跟GPS相当,这一辈子就不白活。现在看,不要等他们老了,我们已经是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了。GPS之父帕金森向美国政府建言,他说由于北斗采用了星间链路等创新技术,美国GPS金本位正在快速消失,需要采取措施保护,也就是说GPS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

  林宝军续说,要建立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体系,解决了怎么干的问题,这个过程更多是学习,照葫芦画瓢的过程。现在,我们要通过创新建立中国人的自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是希望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不但要满足需求,而且要创造需求,引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大国担当,为全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增添中国动力。”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