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月球车正面成像。右图:一位科普爱好者在中国科技馆参观展出的仿制“玉兔”号月球车。
农历癸卯兔年,中国有两只可爱的“玉兔”,正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守望地球家园,送来新春的祝福。今年是中国玉兔月球车开启月球着陆探测的十周年,亲手研制出玉兔二号月球车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玉兔二号已经是在月球上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在月球上走了近1500天,未来它还将走得更远。他说,如果问还希望玉兔二号能工作多久,“我希望是年年岁岁日日天天”。\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
2013年12月,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升空,在月球虹湾附近着陆,随后玉兔号月球车留下了中国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2016年7月,预期服役3个月的玉兔号,在月球工作972天后正式“退休”。2019年,玉兔二号在月背的天河基地踏出了人类在神秘月背的第一个脚印。并且在月球背面工作近1500天,产出大量科学成果。目前,玉兔二号在位于着陆点的西偏北方向,直线距离大约800米左右的位置,月球车和车上科学载荷的状态一切正常。时值兔年春节,它也从月球发回了最新的摄影作品──月球的地形地貌照片。
探索月背 科研成果涌现
“与往年不同,今年兔年来到的时候,月亮上真的有两只‘小兔子’──玉兔号月球车和玉兔二号月球车给我们送来兔年的祝福”,贾阳说,两只玉兔不会写字,“我帮它们写了一下,送给大家的对联是:雨海边,嫦娥送旧岁;天河岸,玉兔迎新春。”雨海是嫦娥三号当年落月的地方,天河是嫦娥四号带领玉兔二号月球车正进行探测的地方。
作为人类派往月球背面的第一个使者,玉兔二号为人们打开了神秘月背的“新世界”,发现了众多重磅科学成果。科学家们对玉兔二号曾“路过”的一个新鲜撞击坑进行了研究,利用其拍摄到的超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收集到的光谱数据,第一次在月表面识别出了大约一百万岁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的残留物,对人类研究“月外来水”提供很大帮助。
如今,月球上有两只玉兔,一只在月球正面,一只在月球背面。位于正面的玉兔号月球车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有小伙伴的陪伴──嫦娥五号任务在采集月壤返回地球后,着陆器依然留在月球上。
等待新伙伴 嫦六明年升空
玉兔二号虽然在月背“孤军奋战”,但它不久后将迎来很多小伙伴。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预计在2024年发射,通过发射中继星“鹊桥二号”,为嫦娥六号在月背取样返回提供通讯服务,嫦娥六号将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中国也将通过这次任务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和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并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不仅如此,中国探月工程后续的嫦娥七号、八号,甚至规划中的月球基地、载人登月都在技术攻关准备阶段,在月球的玉兔们,即将展开更精彩的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