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和香港恢复全面通关,大湾区人才流动成为了东莞港区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从西九龙坐高铁来到东莞虎门,一路非常方便、快捷!”港区东莞市政协委员叶华明开心地表示。作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会计师,来自香港的叶华明常与企业和科研机构交流。他发现两地科创企业对接的需求非常强烈,建议可建立东莞科创企业对接平台。
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王赐豪的建议就更加具体,他希望借着已有的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孵化更多成果,并最终转化为成果优势,积极引导香港青年来东莞发展,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王赐豪同时也建议,东莞市可为香港青年在东莞就业生活提供政策指引服务,让广大香港青年留在东莞、爱上东莞。
来自澳门的政协委员何颖贤也建议加大力度招引港澳人才,提高其留莞发展的稳定性和认同感。何颖贤认为,东莞可在港澳人才信息、签证通关、资格认定通用、申报程序、金融服务等方面建立统一平台,制定清晰的人才引进服务指引手册,实现一站式服务。
“世界工厂”东莞是传统外贸大市,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支持外资企业拓内销,力争内销总额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如何深化在东莞的布局、拓展内销市场也成为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
东莞市政协常委何芷韵表示,东莞玩具产业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潮玩产业是东莞打造潮流文化的重要产业载体。她建议以石排镇作为潮玩产业第一基地,加大建设一批以潮玩为主题的城市展馆、潮玩文化旅游打卡点等,打造一个潮玩原创IP平台。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