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高价彩礼现象调查:农村比城里高、家庭越困难越高

2023-02-16 09:56:40新华社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江西某地不含车房彩礼超过38万元;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福建某地彩礼最多甚至高达200万元……伴随着春节的结婚高峰,高价彩礼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彩礼本是一种传统婚俗,寄托着父母对新人的美好祝福。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彩礼居高不下甚至一路看涨,并出现农村比城里高、家庭越困难越高等怪现象。

  难以承受彩礼之重

  这个春节,从江西农村到省城打工的夏军(化名)又在为找对象发愁,30岁的他在村里人眼中已属大龄青年,常常被家里催婚。

  “现在结个婚太不容易!”夏军说,在当地,找对象一般要男方在县城有房、有车,还要出笔彩礼,一般是28.8万元。他算了笔账:县城买房首付约20万元,装修约15万元,轿车10多万元,加上28.8万元彩礼,仅这些就需70多万元。

  “我打工每月挣6000元,一年能存三四万元,结婚光靠自己的积蓄很难承受。家里想先凑钱把房买了,彩礼钱只能向亲朋好友借,婚后慢慢还。”夏军说。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一些地方彩礼有所下降,甚至出现“零彩礼”,但也有不少地方彩礼依然居高不下。多名受访群众表示,当地上百万元的“天价彩礼”并不多见,但二三十万元的彩礼确实较为常见。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的彩礼还越来越高。“两三年前我们这边彩礼一般是10多万元,如今不少都是20万元起步。”中部某县一名村民说,今年春节,同村一户人家娶媳妇,不算置办婚宴酒席、购买金银饰品等,仅彩礼就22.8万元。

  “这些年我们这儿彩礼一路上涨,从十多年前的8.8万元涨到18.8万元,再到28.8万元,如今一般都是38.8万元。”赣北地区一村民告诉记者。

  高价彩礼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受访村干部、村民说,当地有的人家相亲时先要谈好彩礼,给了彩礼再开始交往,双方后来没走到一起因退还彩礼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

  高价彩礼背后的深层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高价彩礼难根治,背后有深层次的文化、经济等原因。

  “在传统观念里,彩礼高代表嫁得好。谁的彩礼高,谁就嫁得好。”一些受访群众表示,女方要彩礼,不是要多少钱而是要面子。如果谁家没收彩礼,往往被认为男方家庭困难或自家姑娘有缺陷。

  在长期的收送彩礼中,一些地方形成明码标价的地域“行情”。

  “我们这儿彩礼18.8万元左右”“我们这儿一般是二三十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彩礼往往都有地域“行情”,谈彩礼时一般不会明显偏离“行情”。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汪二镇徐家村村民赖毛仔说,人们在谈彩礼时一般会参照当地“行情”,同时也会相互攀比。彩礼高的有面子,明显低于“行情”的就感到难以接受,“这也是彩礼很难降下来的原因之一”。

  除普遍的地域“行情”外,一些地方往往还存在“条件越差彩礼越高、家庭越困难彩礼越高”现象。中部地区一名村支书说,他们村邻近县城比较富裕,彩礼一般是18.8万元,但当地一些偏远村庄却高达28.8万元甚至38.8万元。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泗沥镇王湾村村支书郑兵和说,家庭条件困难的,往往要出更高彩礼才能娶到媳妇,“家庭条件好的,很多人争着把女儿嫁过去,反而可能不高”。

  农村适婚青年“男多女少”也进一步抬高了彩礼。“村里姑娘嫁到城里多,城里姑娘嫁到村里的寥寥无几。”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蓝坊镇魏家村村支书魏三忠说,村里适婚青年中男青年约占七成,娶媳妇难问题突出。

  加快乡村振兴改变婚姻观念是根本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受访干部群众和专家建议,尽快采取标本兼治的有力举措,推动农村彩礼“降温”。

  甘肃定西市明确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江西贵溪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抵制高价彩礼,湖南江永县培训农村妇女干部等当“新媒婆”弘扬婚俗新风……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了一系列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的举措,取得一定成效。

  郑兵和说:“我们这里是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谁家要结婚、彩礼多少等,都能及时掌握,并主动介入抵制高价彩礼。比如,今年春节村里一户村民家里办婚事,刚开始对方要彩礼28.8万元,通过我们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降到8.8万元。”

  一些地方还通过举办集体婚礼等形式,引导群众转变婚俗观念,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健康的婚礼新风尚。彩车巡游、新婿登场、跨马鞍、执手之礼……去年12月,一场传统中式集体婚礼在江西省武宁县举办,参与的16对新人都是“零彩礼”。其中一位新娘付婷说:“彩礼不是婚姻幸福的筹码,这种集体婚礼简单而又充满仪式感,身边很多人说我的婚礼办得好。”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等人建议,结合移风易俗和生育政策优化调整,进一步引导群众破除旧观念,树立“彩礼高换不来家庭幸福”“感情才是美满婚姻基础”等理念,摒弃高价彩礼的婚嫁陋习。

  “高价彩礼问题在欠发达乡村更突出。”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建生认为,从根本上破解高价彩礼难题,必须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乡村发展,让更多男女青年愿意在乡村安家落户”。

  多地开展婚俗改革,破除“天价彩礼”陋习

  13日发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近年来,“天价彩礼”、婚礼恶俗闹剧等频频出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多地积极开展相关改革。2021年4月以来,全国已确立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这些改革成效如何?“新华视点”记者展开调查。

  实验区从四方面推进婚俗改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剧烈变迁,婚俗也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地方的“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婚姻陋习与现代文明社会形成巨大反差。如何为爱“减负”,让婚俗与时俱进,各地不断开展探索。

  设立婚俗改革实验区是推进婚俗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2021年4月,河北省河间市等第一批15家单位被确立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2021年9月,结合实践经验和各地意愿,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等17家单位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面。

  按照相关要求,这些实验区从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四方面入手推进婚俗改革。

  在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方面,各地建立健全一站式、多元化的婚姻家庭服务机制。目前,我国84%的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了婚姻家庭辅导室。

  在创新婚俗礼仪方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引导当事人用庄重的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32个实验区普遍提升了婚姻登记软硬件环境,设立了婚姻文化馆或婚姻文化长廊,帮助新人深化对婚姻的认识和理解。

  在整治不正之风方面,各地基层自治组织把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彩礼、婚宴、随礼等标准、参加人数等作出规定。

  监管、调解、鼓励、保障多管齐下

  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是婚俗改革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各实验区重要发力点。各地不仅进一步强调监管,还提出很多具体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管力度。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全区233个行政村、76个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理事会活动章程,将彩礼限额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等规定写入村规民约并公开上墙。

  在江苏省东台市,建立公职人员婚前廉政谈话、操办婚嫁事宜报告备案、违规操办婚嫁事宜歪风查办三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简办、廉办。

  ——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

  大红的喜字、鲜艳的绸缎、芬芳的鲜花……2022年5月20日,被装点得喜气洋洋的河间市大庄村红色礼堂内,正在举行一场零彩礼集体婚礼。来自兴村镇北李子口村的一对新人——明亮、赵聪敏,身穿中式喜服,和其他6对新人一起,在乡亲们的祝福下掀盖头、拜天地、行结发礼。

  “我看上的是明亮这个人勤劳肯干,有没有彩礼不重要。”赵聪敏说,虽然没收彩礼,但能参加这么有纪念意义的婚礼,也给小日子开了个好头。

  “5·20”零彩礼集体婚礼是河间市推动婚俗改革的重点举措之一。2021年以来,在河间市民政部门办理的新婚登记中,不少是零彩礼和低彩礼。

  ——加强调解和鼓励。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大槐树村村民张盼还记得,自己在谈婚论嫁时曾因彩礼犯了难。“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彩礼12万到15万元,外加一辆车和宝鸡市区的一套房,这下来得小一百万元,村里人哪里拿得出来!”多亏当地红白理事会的调解和劝说,女方家把彩礼降到6万元。

  在邯郸市肥乡区,获评“移风易俗好家庭”的家庭成员可获得免费体检、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释放正向激励效应。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婚俗改革涉及的是群众风俗习惯,更需要动员群众的力量。一些实验区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婚俗改革相关工作。

  2022年,成都太阳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受四川省民政厅委托,对省内各地收彩礼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我们团队走访了12个不同地区的婚姻登记处,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最终形成相关报告,为下一步民政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提供参考和依据。”成都太阳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凤说。

  拿出实招直面背后深层问题

  从古至今,婚嫁礼俗往往被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仪礼》记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多位专家表示,婚俗改革要取得成效,既需拿出实招,也要直面背后深层问题。

  首先,要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只办一天酒席、吃农家大锅菜、用车不超过6辆……2022年11月17日,邯郸市肥乡区田寨村村民牛荷飞和田帅盟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调查显示,肥乡区村民婚礼操办平均支出为2万至3万元,降幅高达76%至84%。

  为治理婚礼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肥乡区制定节俭办婚礼的参考标准,对席面规模、用车数量等都给予细致规定。此外,当地还成立了由村支书、村内能人组成的村民事务理事会,全程监督。

  河南省宁陵县也积极推进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红白事监督小组,负责各村婚丧事务的操办,切实发挥服务监督管理作用。

  此外,要警惕商业诱导的推波助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马春华表示,婚礼市场各类商家利用人们“讲面子”、搞攀比的心理,在婚礼规模、仪式包装等方面不断细化,进行商业诱导,加剧种种乱象。

  尤为重要的是,多位专家认为,要直面“天价彩礼”等陋习背后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巾表示,在一些经济条件欠佳的农村地区,部分适龄女青年外出务工后不愿再返回农村,进一步导致适婚女性数量减少。一些大龄单身男性及其家庭为完成“娶妻生子”“代际传承”的目标,不得不通过高价彩礼,提升“竞争力”。这客观上异化了彩礼原有传统礼仪和情感表达意义。

  在马春华看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稳定丰厚的经济来源,彩礼还承担着家庭经济保障、养老补偿、脸面攀比等多重作用,金额因而水涨船高,甚至出现“经济越困难的地方彩礼越高”的怪象。

  马春华认为,要摒弃陋习、形成新风,还要在深刻认识社会民情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重视“天价彩礼”背后的经济逻辑,通过增加城镇教育资源等方面供给,进一步推动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减轻家庭显性或隐性成本。

  三年实验工作已进入下半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下一步,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帮助实验区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能力,争取再形成一批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同时针对实验区已产生的好做法好经验,民政部将及时总结推广,并上升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