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8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不仅改写了中国史前史,还有力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摇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河姆渡文化的价值和影响不可估量,在加大支持河姆渡大遗址群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建议有序推动河姆渡文化申遗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傅贵荣建议加大河姆渡大遗址群保护利用 ,做好申遗预备。受访者供图
傅贵荣表示,近年来余姚市持续抓好规划引领、做好考古发掘与研究、用好文化赋能、讲好历史故事等工作,在保护河姆渡文化等史前文化方面已做了一定探索。据介绍,去年12月,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入选国家文物局立项名单,届时将打造成为一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文旅融合新地标。同时,同步推动河姆渡博物院规划建设,博物院将与遗址公园共同构建“博物馆+现场展示”的河姆渡文化价值阐释体系,全方位阐释河姆渡文化。
为了进一步擦亮河姆渡文化这张“金名片”,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傅贵荣建议,将河姆渡文化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项目。“支持和指导余姚市联合国内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化河姆渡文化研究与成果展示,持续扩大河姆渡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此外,早在去年宁波市已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河姆渡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策略研究报告》,因此他建议在国家层面的指导和支持下,参照申遗策略研究报告提出的路径,有序推动河姆渡文化申遗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列入申遗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