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传承创新 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10 11:51:2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为‘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历史载体,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今年,万事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屠红燕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带来她关于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因此要从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品牌打造、共同富裕等方面聚焦,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 / 受访者供图

  “纺织行业是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高污水、高能耗问题突出。传统做法是通过外部治理,如易地搬迁等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治本。”屠红燕告诉记者,为解决纺织印染的“卡脖子”问题,万事利花了8年时间新研发出数字化绿色环保印染核心技术。这项技术依托高精准数字化能力,精密的软件能计算出每一块面料微小分子所需染料量,使得染料上染率达到99%以上,从而免去上浆和水洗工艺,污水排放减少99%,同时实现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

  “目前,这项印染新技术从2020年开始转向产业应用,到2022年已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印染品类涵盖棉、毛、丝、麻等再生纤维。”屠红燕介绍道,这项技术已列入2021年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年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让企业实实在在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遗憾的是,这项已经可以成熟应用的先进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产业价值没有最大化发挥。”

  为此,屠红燕提出了“政府加强项目服务管理,完善落实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推进机制”的建议。“由政府确定牵头部门专项负责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帮助支持各企业快速落地;其次,设立纺织绿色低碳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绿色印染、短流程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重点项目立项、先进技术评选、重点应用推广等措施加快行业绿色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

  数智赋能 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浙江是全国最大的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在全国丝绸行业十大企业排名中,有五家在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如何解决好传统丝绸数字化转型问题,对全国丝绸乃至全国纺织行业都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如何通过数智技术赋能丝绸纺织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也是屠红燕提交的建议主题之一。

  “通过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核心产业链条上的融合应用,万事利已经可以实现消费者‘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所得即虚拟与现实’的个性需求。”屠红燕举例道,在万事利的移动端设计平台,消费者只要简单输入“礼赠对象、生肖、星座”等信息,系统就会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海量花型方案,且每个花型都不重复实现全世界独一无二。“我们自主研发的一体机设备可以做到即时接单生产,最快30分钟实物成品下线,方便快捷,且全程绿色低碳。”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丝绸纺织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屠红燕建议,相关部门应认真梳理总结数智场景在行业的创新实践与应用,并形成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标准技术成果,快速在全行业推广。同时,鉴于丝绸纺织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情况突出,建议搭建一个直接面向丝绸纺织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可落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真正让数字赋能实体经济。

  打造民族品牌 讲好中国故事

  对丝绸纺织业的现状介绍时,屠红燕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茧丝生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75%,生丝、真丝绸缎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的90%、70%。但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末端,只能靠出口原料半成品以及贴牌加工赚取微薄利润,更别谈市场定价权与品牌话语权。

  “就算是贴牌,也要看人家的脸色。同样一条丝巾,贴上国际品牌就能卖到4500元,贴上中国品牌,最多卖到1500元,中间这3000元的差距就是品牌附加值。”在屠红燕看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丝绸品牌“迫在眉睫”。而提升品牌附加值,就要有领先的核心技术,要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在时间、信誉、文化等方面持续的积淀与努力。”在外部助力上,屠红燕建议:一是支持丝绸企业在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上深度参与、充分亮相,向世界讲好“中国丝绸故事”;二是通过设立“中国丝绸日”等举措,坚定产业文化自信,营造丝绸消费时尚氛围;三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过程中,重点宣传推广中国丝绸文化及相关产品,积极为国内丝绸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不断提升中国丝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