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保护区建“食堂” 短鼻家族开枝散叶

2023-07-24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世界大象日的设立,旨在呼吁人们关注陷于困境的大象。全球气候异常、人类活动加剧,特别是盗猎行为严重威胁着大象生存。地球上现存的象仅有两个属两个种,分别是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云南省在亚洲象分布地区建立总面积约51万公顷的保护区,并给野象建“食堂”,修复改造亚洲象食源地9000多亩,最大程度避免人象冲突。

  2021年,“短鼻家族”15头野象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发,开展历时110多天、1300多公里的长途旅行,最终在人们护送下平安返回老家。此后,“短鼻家族”一直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猛养片区及周边活动,并于2022年6月分成两群在不同区域活动。“野象分家”反映出中国野象健康繁衍。“短鼻家族”已扩大到20头,一线监测员反馈,活动在西双版纳和普洱境内的野生亚洲象群,近年来几乎每个象群每年都有象宝宝出生。

  1976年,云南野象数量仅剩下不到150头,到2021年底增长到360头左右。在全球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大趋势下,云南亚洲象种群正进入快速增长期,出现“婴儿潮”并不断壮大和分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性成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