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生态灾难/专家:警惕“水俣病事件”重演

2023-08-25 04:03: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4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有关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大肆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综合评估报告,大肆渲染核污水安全无害,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水排海。国际原子能机构对福岛核污水排海方案的评估是基于日本单方面委托而开展,在数据真实性、信息准确性有待确证,取样独立性和代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得出的评估结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事实依据,不能赋予核污水排海计划任何合法性和正当性。

  有海洋生态毒理学专家表示,核污水中包含的放射性核素会在食物链中一步步累积。上世纪50年代日本工厂排污入海造成的“水俣病事件”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核污水的影响是全球性的,需警惕“水俣病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黎指出,1956年,日本水俣湾爆发怪病,患者的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严重者神经失常甚至死亡,这种病被命名为水俣病。当地工厂把含汞的废水排入大海,汞被水生物摄入经由食物链富集,又被人类吃进体内。这次核污水中的铯137在海洋生物中的富集作用和汞类似,进入人体会长期产生辐射,可能比汞危害更大。\新华社、南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