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两大陨石坑
中国科学家在吉林通化白鸡峰发现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一个高山陨石坑,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上。据悉,白鸡峰上一直成因未明的“天石”,就是当年小行星撞击山峰时,由炸碎飞溅的石块所形成,其造成的陨石坑更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地表垂直高差位置最大的撞击构造。这个发现为探索特殊地形地貌的撞击成坑机制和效应等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大公报记者 卢冶、林凯通化报道
陨石坑坐落在通化市东南方的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高山顶部,直径1400米,如同一个巨大漏斗悬挂在高山上,从最高坑缘到最低坑缘之间的高差达400多米。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平面时,会形成一个碗状的凹坑。但当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的特殊地形时,爆炸点冲击波的传播形态及机制会随地形发生改变。”陨石坑发现者之一、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鸣告诉记者,“如今白鸡峰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山顶后,引发了猛烈爆炸和靶区岩石抛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塑造出‘前白鸡’和‘后白鸡’两座新的山峰,改变了这座山峰原有的形态。”
“经过我们的初步计算,白鸡峰陨石撞击相当于500个原子弹同时爆炸。”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杨文革说。
白鸡峰顶覆盖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大量灰白色岩石碎块,人称“天石”,构成大片的石瀑,其成因过去一直是未解之谜。“有说法是山顶有大石头风化了,形成了碎片,也有说是人工运上去的,但是没有人将这个地质现象当作陨石坑来对待。”杨文革向记者表示,“我们关注到这个地质现象后觉得也很奇特,就通过航拍、卫星图以及调研考察,经过一步步探索,再结合以往的科研经验,发现这个地质现象很像是陨石坑。”
“白鸡峰陨石坑在强力的撞击下将地下的石头炸碎飞溅而出,随后落在山峰上,顺着一个方向滚落下来,从原口就像是一道瀑布。”至于陨石本身,杨文革解释道,可能已由于坠落地面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化了。
中国目前找到的陨石坑数量较少,获得国际认可陨石坑仅有两座,均是由陈鸣带队发现。
探寻来源 需钻地取岩
杨文革向记者透露,“根据目前团队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白鸡峰陨石坑是可以获得国际认可的,但还需提供一些陨石坑地下的科研材料。”相比于地表采样,向下探索能够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当时撞击所形成状态的影响会扩散至地下,地下岩层会记录高温高压的形变过程。虽然地表也在记录,但由于风化严重,大部分痕迹都消失了。想要获得更多的详尽的信息,就需要向下打钻,采集到地下300米至400米的岩石素材。”
“和平原不同,白鸡峰陨石坑地处海拔1300米左右,在山顶进行打钻采矿调研是一件具有一定挑战的事,需要大力的支持。”杨文革向记者说,向下探索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陨石信息,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对当地旅游产业和科普教育,对探索天外行星的成分、结构都有着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