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新发布湾区知识产权保护8大典型案例,部分案例为湾区知名商业标识的法律保护提供范例,也为湾区打击跨境仿冒侵权行为提供有益借鉴。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指出,新发布的典型案例大部分都是传统侵权模式,即有意打擦边球,模仿名牌,还包括保护跨境企业职务发明人获得报酬的权利。打击跨境侵权在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世界级湾区建设时显得更加重要,而广州等城市率先建成知识产权法院,也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努力。
彭澎建议,粤港澳三地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应该更多沟通,现在可以“港人港法”和更多香港律师进驻广东,有利于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合作。“最好在香港、在湾区的大学校区共同培养相关人才,让他们熟悉三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则做法,可以提升办案水平和工作质量”。
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透露,目前正加快建设“粤港澳青年商标品牌交流实践基地”,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人才港”今年亦正式落地中新广州知识城,为粤港澳三地青年提供一个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的专业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阶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