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精神粮食/圆形粮仓变剧场 追忆光影流动岁月

2023-09-24 04:0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清平古墟粮仓阶梯剧场。\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在清平古墟的河边,两座并联的圆柱形仓库格外引人注目,淡黄色的外墙,青灰色的穹顶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这里曾是宝安县4个粮食中心仓库之一的新桥粮仓,建于20世纪50年代,用于存放村民上交的公粮。

  随着交公粮的时代过去,粮仓也不再热闹,在时间的流逝中归于寂静。目前,左粮仓成为了“阶梯式剧场”,右粮仓为“影视艺术展览馆”。

  从第一台活动放映机在实验室里被发明,到第一部电影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公开放映,再到现如今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走向世界,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粮仓内可以追忆光影流动的岁月。

  进入展馆,是两台馆藏最大的电影放映机,随后是一扇胶片门帘,寓意着“掀开历史的大门,进入电影的世界”。据了解,这些全是用废弃的胶片做的,有些因电影放映机齿轮摩擦损坏的,有些因胶片年久受潮的,因此二次利用打造成了这扇胶片大门。

  馆内收藏了中国、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前苏联等多个国家、各个时期不同规模的电影放映机30余台,以及数盘不同尺寸的胶卷。看着荧幕上闪回的画面,仿佛闪回到了那个拿着小板櫈,每家每户围坐在一起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