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阳澄湖大闸蟹开捕,养殖湖区出水第一篓蟹。\大公报记者陈旻摄
【大公报讯】记者陈旻苏州报道:秋水盈盈处,橘黄蟹肥时。9月25日,“2023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在苏州市常熟沙家浜镇举行。苏州市农村农业局副局长顾东华致辞表示,今年纳入“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池塘养殖面积7.09万亩、围网养殖面积1.56万亩,总产量预计在1.1万吨左右。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表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区气候适宜,加上养殖户养殖更加精细化、生态化、科技化,大闸蟹“无论是规格还是品质都优于去年”。开捕节现场公布了“2023年版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专用标识”,今年首次采用了AI点码防伪技术,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专用标识。
进入9月,不断有香港蟹商来苏州约见湖八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伟。“鲜活的大闸蟹是香港人的最爱。”杨国伟解释,曲线供港仍是江苏大闸蟹入港主渠道,目前,香港市场的江苏大闸蟹多为经过新加坡、韩国等转口。杨国伟计划明年扩大生物新技术养殖大闸蟹的湖面水域,申请出口资质,他说,“我希望自己养殖的阳澄湖大闸蟹能从正规渠道直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