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习近平时隔六年再度访美 时隔一年再晤拜登

2023-11-15 04:03: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美国旧金山,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已向注册记者开放。12日,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在国际媒体中心内工作。 新华社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环球时报报道: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陪同习近平出访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等。

  “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这是习近平时隔6年再度到访美国,也是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据知,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有专家表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最大的成果,是向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传递出“稳定”的预期。

  中美关系的晴雨冷暖,一头连着两国17亿人民的福祉,一头连着世界的未来,世界关注中美如何相处;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将如何进一步促进亚太合作、以中国贡献推动亚太发展,习近平此次行程全球瞩目。

  两国历经曲折 重返巴厘岛是前提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外界期待,元首会晤引领中美关系尽快回归正轨,持续推进双方互利合作,造福两国和世界。2021年2月以来,习近平多次同拜登通电话、会晤,着力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特别是去年11月,两国元首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要深远影响。但今年以来,无人飞艇事件、蔡英文“过境”窜美以及美方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言行,都严重偏离两国元首确定的轨道。专家指出,中美关系历经曲折,教训需要汲取。只有重返巴厘岛,才能通往旧金山,重返巴厘岛是基础、是前提。

  在巴厘岛会晤中,习近平强调,“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对此,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分析称,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双方可以开展的合作能列出长长的单子,例如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都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正向互动趋势不断增强,政府高层互动增加,启动一系列对话机制,激活地方、民间、人文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双边关系出现止跌企稳的势头。

  共迎全球挑战 中美肩重责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两国元首的直接沟通交流对于推动双边关系止跌回稳,明确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如今,中美关系再次来到关键当口,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苏浩指出,本次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苏晓晖表示,中美作为两个大国,肩负特殊责任,双方“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两国多名学者表示,在2024年美国大选可能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多风险和动荡的背景下,旧金山会晤将成为一扇“机会之窗”,向外界释放出“稳定”的积极信号。分析认为,两国有望在此次会晤后宣布一系列“小但切实的成果”,此外,双方有望进一步重启沟通渠道,在未来发挥“调解、缓冲”中美关系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最大的成果,是向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传递出“稳定”的预期。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此起彼伏,两国领导人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会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这将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正能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