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湾区创科“独角兽” 抢攻未来产业

2023-11-25 04:0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湾区部分独角兽企业。

  24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论坛上发布了基于产业大数据拟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十大未来产业方向”,当中信息产业已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优势产业,处于全球遥遥领先的地位。“我们相信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今后科技创新将在这些未来的产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发布单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记者观察发现,大湾区已有不少科创型独角兽企业布局到这些未来产业方向中,抢占发展先机。\大公报记者 胡永爱、李薇深圳报道

  曲建介绍,十大方向包括未来信息产业、未来健康产业、未来能源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装备产业、未来环境产业、未来农业产业、未来空天产业、未来海洋产业与未来深地产业。

  位列十大产业首位的是未来信息产业,曲建指,这已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优势产业,在市场和研发之间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处于全球遥遥领先的地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大湾区企业的技术研发已形成高度融合,优势产业和新兴技术相互支撑力度很强,没有出现孤岛式的创新。”曲建介绍。

  海洋产业具技术储备 成长潜力高

  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已有的成熟产业外,此次还发布了一刚起步但颇具潜力的产业。如未来海洋产业和未来深地产业,大湾区虽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它们的成长性极强。“这两个领域由于规模化市场尚未形成,技术创新的总体规模较小,但每个领域都有技术储备,未来的成长潜力极高。”

  记者观察到,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不少展出的高新技术成果就已涉及这十大未来产业方向。例如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展示的量子计算领域关键核心设备:超导微波测控系统、超导量子芯片及关键零部件等。而在今年高交会首次设展的空天产业,已是深圳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企业总量超600万家,其中就包括一些业务涉及十大未来产业的独角兽企业。

  粤港互补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晶泰科技就是代表性独角兽之一。晶泰科技是一家以智能化、自动化驱动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晶泰科技CEO马健介绍,其业务涉及大湾区十大未来产业中两大产业,包括未来健康产业和未来材料产业:“晶泰科技专注于为药物研发做新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测试。归根结底,我们是在设计新的功能材料,为药物领域打造的算法和平台还可以设计别的功能材料,用于其他行业领域。”

  在马健看来,晶泰科技能发展离不开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晶泰科技本身就坐落于河套合作区内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此外深圳是内地营商环境最好的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高、配套服务好,企业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还可以从深圳辐射到周边大湾区城市,补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其他要素,例如与香港的医院、高校进行紧密合作,生物医药产业下游可以落地惠州或东莞做化学药研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