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夏宝龙: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

2023-12-10 04:03: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2月9日,中山大学港澳研究40年暨“港澳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

  中山大学港澳研究40年(1983-2023)暨“港澳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9日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并致辞。夏宝龙指出,港澳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要把理论研究与港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破解港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献智出力;要依托研究优势讲好港澳故事,掌握“一国两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广泛争取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支持;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港澳研究力量,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夏宝龙对中山大学40年来在港澳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向广大从事港澳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港澳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夏宝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港澳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香港由乱到治的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港治澳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体系,丰富了党治国理政新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好、研究透、阐释准,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精髓要义,全面深入总结“一国两制”实践的宝贵经验,形成更多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不断完善“一国两制”理论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港澳研究须坚持问题导向

  夏宝龙表示,港澳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问,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要把理论研究与港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为破解港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献智出力,积极助力解决“一国两制”实践中的问题。要依托研究优势讲好港澳故事,不断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网络、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主动设置议题,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经验,掌握“一国两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广泛争取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支持。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港澳研究力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专业优势,建立港澳研究人才蓄水池,加强港澳研究战略领军人才和研究梯队建设,形成港澳研究人才辈出的新格局,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在会上表示,港澳研究如何从成功经验中吸取力量,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履行使命,是我们每一位从事港澳研究的人员需要研究解答好的时代课题。他表示,将在港澳研究中进一步增强对于“一国两制”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同推动港澳研究事业更上一层楼。广东省副省长张新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港澳工作,重视对“一国两制”和港澳问题的研究,重视发挥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决策参考作用,扎实做好全省的港澳工作,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发展。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陈春声表示,中山大学将紧紧围绕“一国两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持续深化港澳治理和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更好发挥高端智库作用。

  中山大学1983年成立港澳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综合性港澳研究机构、系统开展港澳研究的大学。夏书章先生担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2015年,中山大学组建粤港澳发展研究院。40年来,中山大学港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回归后港澳“一国两制”实践等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