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周日杂志/纪录片《何以中国》 探源中华文明

2023-12-10 04:03: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系列纪录片《何以中国》通过情景再现,让历史细节、历史人物生动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图为纪录片第一集《秦汉》剧照。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大地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而创作的8集纪录片《何以中国》,9日在北京举行开播仪式,并于同日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首播。该片以考古为线索,以情景再现“透物见人”,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纪录片创新性地采用倒叙手法,从“多元一体中国”的秦汉时期开始,溯源至新旧石器之交,见证中国大地的人们如何走向农业定居社会,建立美学和信仰,开始天南海北的文化交流,形成城邦和区域国家,最终诞生广域王权国家,形成早期中国大一统格局。/大公报记者 江鑫娴

  研究扎实 撰写40万字脚本

  据了解,《何以中国》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摄制。共拍摄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足迹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超过4万公里。创作组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依据扎实、多学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

  《何以中国》第一集《秦汉》记录了秦汉帝国这个多元一体的统一“中国”,第二集起,《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从万馀年前“最初的中国”的雏形顺流而下,厘清历史进程中“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每一次重要的承继、流转的脉络。在空间跨度上,中国“千里江山”不同区域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融合最终抵达“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都将在片中一一呈现。

  9日播出的《秦汉》依托考古发现,从渤海湾畔的秦代行宫遗址、秦直道遗址、汉代南越国宫苑遗址、海昏侯墓等历史遗存中解码秦汉王朝统一的历史进程,追寻中华民族和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史答案。

  在叙事及美学风格上,纪录片一方面通过文物和遗址拍摄展现出历史细节,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再现,让历史细节、历史人物生动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情景再现 展小人物家国情

  在这部立足考古、“透物见人”的纪录片中,观众不仅可见宏大的历史,还可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见到一个个小人物跨越数千年时光走来。他们是在秦楚战场互相扶持的兄弟士兵,是碌碌一生的驿站小吏,是离家多年为国斡旋的和亲公主……不同身份、经历的人心底的家国情与观众同频共振。

  片中,内地知名演员胡歌饰演啬夫弘,一位丝路古道上的“基层干部”。悬泉置是敦煌附近的一处汉代邮驿机构,在它存在的数百年中,啬夫弘是任职最久的吏卒。十八年间,他见证了无数生死往来,每个故事都被岁月所镌刻,啬夫弘则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与记录者。

  摄制组还利用三维地图,呈现了秦汉各阶段的文化疆域版图以及地理地貌特征,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模拟还原了古代宫阙的面貌。蒙恬、刘邦、霍去病、卫青、刘贺、解忧公主等历史人物形象,则参考了秦兵马俑、汉画像砖等众多考古发现中的造型。就连南越宫苑中的梅花鹿、龟鳖,宫人清点从北边移植过来的枣树所结果实数量等一闪而过的影视画面,也都有考古实证为依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