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4地方两会/河套对接北都 建湾区创新国际总部

2024-01-31 04:03: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4年,深圳将打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标杆。图为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数字能源展上,观众欣赏移动充电机器人。/中新社

  1月30日上午,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圳去年GDP增长6%,并将深圳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5%。2024年,深圳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深港合作方面,深圳将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进一步高质量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推动税收优惠、“白名单”管理、分线管理等政策落地。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建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引进港澳及国际优势学科科研项目10个以上。/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深圳报道

  2023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速位居四大一线城市首位。2024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覃伟中表示,深圳今年将牢牢扭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前海引进50全球头部服务商

  具体而言,深圳将打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标杆。实施数智赋能工程、绿色示范工程、融合增效工程。深圳将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滚动完善提升“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体系,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和空天经济等产业新风口,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2024年,深港合作仍然是深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覃伟中透露,深圳将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推动前海建设取得新突破。未来将制定实施前海总体发展规划专项推进方案,提升国际金融城、国际法务区、国际人才港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等项目,打造融资租赁、供应链、国际咨询、财税服务等“6+6”集聚区,新引进全球头部服务商50家。

  此外,深圳将高质量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推动税收优惠、“白名单”管理、分线管理等政策落地。支持深港高校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试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建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引进港澳及国际优势学科科研项目10个以上,新增高端科研机构、顶尖企业研发中心、高水平科研团队20个以上。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打造的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于2021年4月22日在广州揭牌。

  委员倡扩大“白名单” 便利河套科研

  此前,2023年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已经提出在福田保税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实行“一、二线”分线管理,海关监管区域与香港之间设为“一线”,实行口岸管理;海关监管区域与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实行通道管理。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认为,“白名单”可以更好实现相关要素在河套流通。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深圳政协委员周璇建议扩大“白名单”的范围,添加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律师、会计师、基金从业人员等,减少人才在通关出入境时的成本,更好地服务河套企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