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大众对其的讨论度也逐步增加,普通人容易将其认为是靠意识控制一切的技术,会好奇目前的科学技术是否会达到真实可感的“意念交流”,自己的意识是否会被大脑读取。对此,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表示,有关复杂意念交流,很多人在偷换概念。意念就是心中所想,但实际上现在的脑机技术没有到读心术这个层级上,很多都是用运动脑区的信号和视觉诱发的信号来实现的一个过程,这些属于条件反射,和意念不是一码事。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意念交流等属于想当然。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谢耘指出,目前离意念交流还很遥远,因为人类对大脑的认知还非常肤浅。目前关于脑机接口、数字永生、元宇宙等掺杂了很多商业操作因素,不是从严肃的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在理性地分析判断。
目前85%实验属无创
目前脑机技术的使用氛围有创式和无创式,在二者式使用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中国脑机接口“华瑙奖”卓越学者奖获得者高小榕介绍到,如果给一个正常人大脑里放东西,首先要过伦理关。目前大体上有创脑机接口约占15%,无创占85%,比如应用在教育、娱乐等领域,基本上是无创的。有创在安全性上有更多风险和伦理限制,但在理论上其能够更精细地采到神经电位。未来趋势是有创和无创的融合。
环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