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凌友诗已连续19年在山西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受访者供图
凌友诗是香港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的核心成员,自2005年以来,以志愿者的身份,已连续19年在山西黄土高原种植刺槐、杏树、枣树、松柏等各类树木约3000亩,70余万株树,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山西干旱地区涵养水源、改善生态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两会她带来一份《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乡设置一个农业农村技术员的建议》。
需足够技术人员辅助农民
凌友诗说,为了防止脱贫人员返贫,农村要做深度的规划,合作社的组建意义重大,农业、渔业及畜牧业要朝向精耕细作发展。而据她多年参与农村义务扶贫工作的经验,发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农业农村技术人员,长期深入细致辅助农民,并且把乡村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充分发掘出来。
“因此,农业农村技术团队建设,是扶贫攻坚、合作经济和小康社会的软件建设,也是未来城镇干部的人才来源,必须由国家来强制实施。”凌友诗强调,随着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足够的毕业生可以到农村担任农业技术员。据她观察,农业农村技术人员担负了七项重要职能:农产品产销,农田水利,农村金融,与高校及应用科技单位沟通获取先进农业技术与市场情报,农村生态旅游,乡村历史保育,农业社会化。
在凌友诗的建议中,技术员团队要让农民、村民“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进行统一管理,并挑选其中佼佼者培养其担任地方干部,充实基层干部建设。以“一乡一农业农村技术员”为目标,中央政府向县级政府拨出充足财政,从实从细考虑,为最基层的农业技术员评工程师的职称,给予固定的工作岗位、职称和津贴,让他们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出力。
大公报记者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