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AI生成的内容版权归属问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图为2022武汉草莓音乐节现场,歌迷沉浸在动听乐韵中。\新华社
AI音乐已在商业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记者查询多家网购平台发现,不少售卖AI作曲产品的店舖销量达五千以上,消费者向店家提供曲风、填词等要求后,乐曲成品不到一小时即可交付,每首价格通常仅为50-100元,低价高效深受市场欢迎,AI作品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配乐、微短剧插曲、商场背景音乐等领域。
随着AI语音合成技术的广泛应用,声音被收集、合成、模仿甚至篡改的现象愈发普遍。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配音师声音因被AI化出售获赔25万元人民币赔偿。事实上,业界对于“AI生成内容是否应受版权保护”、“版权应当归属哪里”的讨论一直未能得出一致结论。
“AI技术发展迅速,其数据来源却往往处于‘黑箱’状态,各方要想办法确保AI模型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避免侵犯版权或个人隐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法律的不断完善。”贵州瀛黔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兴镕向大公报表示,AI生成的内容版权归属问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中,是否为智力成果的体现以及具有独创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