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4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福建行”走进福州鼓岭。图为学子们在柳杉王公园内的千年柳杉王前合影留念。\大公报记者帅诚摄
“我相信,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在中美两国人民中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厚植中美互利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时,生动讲述了鼓岭故事。
“这棵千年柳杉王有多高?百年游泳池现在还能用吗?鼓岭亥菜的名称是怎么来的?”……7月4日,“2024范长江行动福建行”的香港传媒学子们走进福建福州鼓岭,走访柳杉王公园、百年游泳池、大梦书屋(李世甲别墅)等古街古厝,聆听百馀年前中西方人士心心相交的佳话。今日的鼓岭,百年前的国际社区,如今已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在鼓岭这个中美民间友好交往的见证地,外籍游客迎来显著增长。福州鼓岭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每个月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大公报实习记者 王约、李佳琳、黎鸿业、黄彦彰福州报道
位于福州市东郊的鼓岭,依偎在双鼓横断山脉之中,其海拔最高点达998米,赋予了这片土地“避暑胜地”的美誉。一步入鼓岭,学子们体感高温就被一阵清凉的林风所消解。据史料记载,作为五口通商口岸的福州,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商人、外交官员和传教士来到这里。19世纪80年代,旅居福州美国传教士吴思明无意中发现了这处清凉的避暑胜地,于是,大批生活在福州的洋人纷纷在鼓岭兴建别墅,开启了外侨在鼓岭避暑的序幕。
活化利用古厝 铸文化交流名片
沿着蜿蜒小道前行,中外友好水井(崎头顶古井)、鼓岭邮局、万国公益社等古蹟遗址映入眼帘。曾是中国四大夏季邮局之一的鼓岭邮局,斜顶青瓦,内部古香古色,如今不仅恢复了最早的邮戳样式,还提供邮政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寄送明信片的热门地点;名噪一时的万国公益社是当时的网红打卡点,见证着岭上的“西式贵族生活”,成为许多外侨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万国公益社被打造成“鼓岭故事”展馆,图文并茂地传颂着中西方人士在这片土地上交流交心的佳话。
在鼓岭,每一栋建筑,都有着独特韵味;每一条阶梯,都有着独特故事;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岁月痕迹。在鼓岭的鼎盛时期,366幢历史建筑曾矗立于此。今日的鼓岭,百年前国际社区的印记依旧清晰,尽管昔日商铺已不复存在,但一间柯达照相馆的老招牌依旧保留,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为延续“鼓岭故事”,当地推动鼓岭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陆续完成宜夏别墅、万国公益社等历史建筑的修复提升。其中,由李世甲别墅活化利用而来的大梦书屋,成为文化交流的场所。“近两年外国游客明显变多,我们准备了有关中美友谊的英文书籍。”店长陈斌介绍,“附近外国语学校的中外学生也常来这里聚会,鼓岭有它独特的内涵。”
美国青年来访 海外游客显著增长
鼓岭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鄢京梅亦证实了上述现象,她告诉记者:“今年每个月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我国实施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无疑为中外文化交流构筑了一座更加便捷和坚固的桥梁,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相遇。记者了解到,今年来,鼓岭已迎来多个中外青年旅游团到访,其中6月底就有500余名中美青年齐聚福州,参与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暨南大学香港学生黎鸿业在走访鼓岭后有感而发:“鼓岭,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山野,如今已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鼓岭故事’有着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百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如何友好相处,这对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交流很有启示作用。”
通过参观,黎鸿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东西方文化在此相互包容,“鼓岭不仅是一个避暑胜地,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我们认识到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