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大公报实习记者张豪轩摄
“回望过去,我们的近代海军确实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但看看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航母,这种今昔对比之下的自豪感,真是难以言表。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香港岭南大学学生温家贝感言。
在闽江入海口,马尾造船厂的旧址静谧而庄严。海风轻拂,带走了往昔的硝烟与战火。然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铭记着一段悲壮的历史──马江海战,一场让700余名将士英勇捐躯的战役。5日,2024范长江行动福建行的采访团记者来到马江海战纪念馆。苍松翠柏掩映下,纪念馆内庄严肃穆。马江海战烈士墓的墓碑亭内,除了敬献的菊花,还整齐摆放着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照片。“我们的海军再也不是那个落后的模样了。这份强大,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温家贝感慨地说。
马江海战又称马尾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海上战役。该役起于法国为控制台湾海峡。1884年8月23日,法国远东舰队中国分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突袭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水师,歼灭福建水师半数战舰,彻底瘫痪福建沿海的海上武力。除了马江海战纪念馆外,采访团在马尾同时走访了具有百年历史的铁胁厂建筑,见证了中国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空工业的起步。顶棚之下,钢架错落有致,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巨网”之下,舰船用的肋骨、龙骨等大型钢构件在这里制造。一系列铜人塑像生动复原着铁胁制作的场景与过程,百年前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如在眼前。
这里不仅记录了中国造船史上的数个第一,如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中华第一艘铁甲军舰,还有1919年成功研制出的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这些辉煌成就无不彰显着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大公报实习记者温家贝、马见颖、张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