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伟大实践/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2024-08-22 05:02: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书指出,生产力标准是党理论创新的落脚点。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怎么样?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直接同发展生产力相联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生产力标准进行了进一步阐发,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文章认为,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落脚点,也首先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开始的。邓小平改革思想成功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分析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涵,文章认为具体有以下九方面: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紧紧依靠群众,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邓小平深刻阐释了我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