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四路并举支持民营经济科创
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11月8日。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有望进一步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草案规定公平竞争、突出平等对待原则。
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大有可为。草案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
草案明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优化投融资环境 降交易成本
草案共9章77条,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草案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家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草案保障公平竞争,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行为,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草案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同时,草案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家指出,这在助推其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能有效激发经济活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在优化服务保障方面,草案指出,建立畅通有效政企沟通机制,落实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听取意见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多头执法,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同时,草案明确要加强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
规范异地执法 加强账款支付保障
在加强民企权益保护方面,草案明确,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围绕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工作,强化预算管理,有针对性细化支付账款规定,设置账款拖欠协商调解处置程序等。草案同时强化法律责任,针对不同违法主体和情形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强化刚性约束。
回应民企关切 提振市场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多位行业专家向大公报表示,这为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了“定心丸”。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志起向记者表示,草案明确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为民营经济组织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切实保障了其与其他经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他指出,草案切实回应了民营企业最为关切的重要问题和需求,为构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新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文华向大公报记者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之后针对我国经济主体出台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在924股市新政后,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也将为增添市场活力,带来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