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月23日,在浙江嘉兴市某社区邻里中心,幼儿在上暑期公益讬育班。\新华社
内地出台多项重要举措,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昨日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出台的政策面面俱到,涵盖生育、养育、讬育到教育全链条,全面覆盖涉及生育鼓励的各个方面。他对完善生育休假制度的政策印象最深刻,特别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假期落实到位。“这有助于让政策真正成为‘长牙齿的老虎’,让生育友好型政策落到实处”,马亮说。
马亮表示,此次出台的生育友好政策非常全面,是正当其时。不过,此前其他国家经验表明,生育友好型政策对鼓励生育和拉动生育率的效应有限。中国国情虽与其他国家不同,但也要尊重普遍的人口规律。所以,具体的生育友好政策在中国实施的效果仍需观察。此外,此次出台的政策措辞以各种“指导”“倡导”“鼓励”为主,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中央决策,地方买单”,在某些方面缺乏实质性和强制性的政策支持,未来应密切关注可能面临的政策落地效果。
此次政策强调“各地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马亮表示,此前计划生育时代有“一票否决”制度,直接影响到党政干部一把手的“乌纱帽”,因此获得强力执行作用。不过,鼓励生育与计划生育不同,很难通过强力措施来解决。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否能发挥和计划生育时代一样的作用还有待观察,但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相信可以加强政策落实的重视程度,并可解决跨部门政策协同问题。
马亮还表示,生育友好型政策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定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持续作用。未来需要根据政策落实情况更新调整政策,特别是不排除为了鼓励生育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大公报记者刘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