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粤港澳错位发展 共建世界级机场群

2025-01-24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纷纷展开改扩建工程,加速发展,在进一步提升湾区机场群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通过错位发展加强优势互补。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拥有8座运输机场、1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逾4.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成为引领全球、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座运输机场、13条跑道,包括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3座国际航空枢纽,澳门国际机场和珠海金湾机场2座干线机场,以及佛山沙堤机场和惠州平潭机场2座支线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也于2024年12月正式获批,并启动前期同步实施工程。

  港机管局拟购珠海机场35%股权

  香港机管局计划斥资43亿元人民币,购入珠海机场35%的股权,加强香港国际机场与珠海机场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和区内航空业的发展水平。此外,“经珠港飞”政策已经实施,“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也已启用,大湾区机场合作正在具体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模式,促进机场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湾区5大机场可加强错位发展、良性互动,在航线网络、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认为,可通过机场之间相互参股,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管理集团等方式,让湾区机场群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更有效的协调合作。这将有助于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民航整体竞争力,提升大湾区机场群的全球影响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