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天宫科研结硕果 果蝇四世同堂

2025-05-02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空间站第八批科学实验样品返抵地球并交付科学家。\受访者供图;下图:神十九乘组在轨开展了地外生存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项目等多项实验。

  4月30日,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天宫科研硕果纍纍。其中,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在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被转运至北京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经状态检查确认后,交付给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这批实验样品包括在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四世同堂”的果蝇,相关研究有望揭开太空亚磁、微重力及其复合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生理功能、行为模式影响及分子机制的奥秘,为未来人类登月探火进行综合研究,是深空探索中航天员健康保障所必须的内容。\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报道

  本次返回地球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4月30日21时40分许,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对返回的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进行状态检查确认后,交付给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据了解,本次返回生命类样品主要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人和动物早期胚胎、蛋白样品及果蝇等20类,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和涉及实验项目最多的一次。

  研究空间辐射致癌机制

  据介绍,此次下行到实验室的果蝇,与斑马鱼、小白鼠一样是重要的模式生物,人类有约75%的致病基因都可以在果蝇身上找到同源基因。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果蝇“亚磁─微重力”实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果蝇在太空中会不适应没有重力的环境,可能会出现飘浮、碰撞的情况,求偶、进食等一些本能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未来,人类可能会进入月球、火星等太空环境,而月球和火星上磁场只有地磁场的几百到几千分之一,对空间亚磁环境与微重力的综合研究,是深空探索中航天员健康保障所必须的内容。科学家在空间站开展果蝇实验,就是要探索生物能否在此类环境下生存繁衍、脑功能能否正常运行,行为模式是否会变化。“通过这样预先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并且发掘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机制性的变化。”

  对于本次随神舟十九号返回的生命类样品,后续科学家将开展形态检测、细胞谱系分析、结构分析、多组学分析研究及进一步的地面验证试验,包括研究力学敏感性信号途径调节空间骨质流失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3D生长特征和干性增强的分子机制,研究空间辐射致癌的效应和机制以及明确细胞癌变进程中的关键标志物,解析人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受空间环境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微重力环境下蛋白及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解析太空亚磁、微重力及其复合环境对果蝇生长发育、生理功能、行为模式影响及分子机制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