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需要“重新平衡”的是美国心态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公众号“玉渊谭天”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近一段时间,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其经贸团队也频频放风,称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报道援引国际经贸谈判专家的分析,美国越是频繁释放消息,就越显现出其急于推动谈判的心理。
关于谈,商务部发言人此前有过回应:如果美方真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找到解决分歧的办法。
“玉渊谭天”认为,从谈判的角度来讲,目前,美国一定是更着急的那一方。当前,特朗普政府面临多重压力,首先就是经济压力。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过去两年,美国GDP增速基本略高于2%,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冲击美国经济。其次是舆论压力。特朗普上台以来,有关关税话题的境外社交媒体讨论超过了2000万条。2月1日美国加征关税时,美国老百姓怀疑和焦虑的态度约占65%。而到了四月初,对关税反对的声音比例直接升到了80%左右。
中国代表谴责美破坏世贸规则
“玉渊谭天”认为,在美国没有实质性举动前,中方没必要和美方谈。但是美国如果希望同中国接触,现阶段对中国来说也没有坏处,中方需要观察甚至逼出美方的真实意图,掌握谈和打的主动权。
在4月29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代表全面驳斥美国等个别成员就“产能过剩”对中国提出的不实指责,谴责美国“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世贸组织规则,呼吁成员团结合作,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捍卫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再度对中国经济发难,抨击中国现行经济模式过度依赖出口,“损害了世界”,需要“重新平衡”。对此,5月1日发表的新华时评《需要“重新平衡”的是美国心态》指出,这番说辞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无比荒谬。
文章说,贝森特声称中国出口太多、消费不足,这与事实严重不符。如今,消费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根本就不是贝森特口中的“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远离消费驱动”。
文章指出,贝森特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归咎于他国出口,违背经济常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是长期金融资本化、产业外包的必然结果。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既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两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格局决定的。中国始终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合作的“稳定器”。贝森特炮制“中国经济失衡论”,本质是让中国为美国经济结构性矛盾背锅。真正需要“重新平衡”的不是中国经济,而是美国的心态。
文章最后指出,与其纠结于所谓“贸易失衡”,不如正视自身问题;与其挥舞关税大棒,不如以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唯有摒弃“美国优先”的傲慢,才能在相互尊重中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是中美两国的利益所在,更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