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中美双方在禁毒合作,已经达成共识,取得不少有效进展。2024年1月,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新华社;右图:中国向来在毒品问题上实行“零容忍”政策。图为在春运期间的甘肃兰州西站,警察进行站区缉毒巡逻防控。\中新社
作为全球首个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的国家,中国早在2019年就实现了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通过强化列管化学品监测、建立全球首个核磁共振谱图筛查技术体系,实现芬太尼类物质“零流失”。中国坚持推进全球毒品共治,中美禁毒合作近年来成果显著。专家对大公报表示,芬太尼问题实质是美方自身造成,中国不是美国芬太尼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只有美国停止政治操弄,才能破解芬太尼危机。\大公报记者 朱烨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麻醉性镇痛药,1968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
2019年4月,中国发布《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将25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管制目录,超过联合国规定管制的21种。
2025年3月,中国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白皮书表示,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发展禁毒合作关系,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国家联盟签订50份政府间、部门间禁毒合作文件,与13个国家建立年度会晤机制,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禁毒合作等多边禁毒合作机制。
中美禁毒合作成为共识
2019年11月7日,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刘某、蒋某某、王某某等9名被告人非法制造、贩卖芬太尼等毒品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这是中美执法部门个案合作的成功典范。先后抓获或审查违法犯罪嫌疑人20余名,捣毁芬太尼加工窝点1个、销售网店2个,缴获芬太尼11.9公斤,缴获阿普唑仑等其他毒品19.1公斤,全链条摧毁了一个非法加工、贩卖、走私芬太尼等毒品的犯罪团伙。
中国始终保持对毒品问题“零容忍”态度,务实推动中美两国开展禁毒合作,推进全球毒品共治。
中美1985年开始双边禁毒合作,1987年签订《中美禁毒合作备忘录》。2003年,双方建立禁毒合作情报交流会机制,从2018年第九届中美禁毒情报交流会如期举行看,机制的运行没有受到美国对华政策转向的影响。2019年9月,美国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到访北京,与中方就毒品溯源分析技术、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24年,中美重启禁毒对话。2024年1月,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举行,明确双方禁毒领域优先合作事项;此后,双方多次举行高层会晤。2024年7月,中方赴美参加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首次高官会议。中国公安部禁毒局与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国土安全调查局等禁毒部门保持日常联系和会晤,2024年以来双方情报线索交流互动多达百馀条(次),联合侦办杜某根、佟某佶、黄某承等多起互涉案件。
针对美方称“许多美国人因中国未阻止芬太尼进入美国而丧命”的说法,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曾表示,美国因滥用芬太尼类物质致死亡率高是事实,但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美方自身造成的,中国不是美国芬太尼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中国率先对芬太尼实施管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教授应品广表示,中国是全球禁毒事业的坚定参与者和实际贡献者,严格管理芬太尼相关物质。中国早在2019年就在全球率先正式对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覆盖芬太尼全类别、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对所有纳入易製毒化学品管制的品种生产、经营、进出口环节都实行严格管控。涉及芬太尼及其前体出口的,还须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并纳入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