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倡建互信机制 推动湾区制度融合

2025-05-18 05:02: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17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合会2025年会员大会暨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指出,大湾区融合不能止步于交通便利和政策出台,应加快建立企业可感知、可验证的互信机制,营造可信可行的合作环境。

  规则衔接仍处“碎片化”阶段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表示,广东近年来已推出三批与港澳规则衔接的试点案例,覆盖食品安全、建筑、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初步成效。但从整体来看,多数仍属“碎片化实践”,尚未上升到系统性制度融合的层面。他以北部都会区的建设为例称,香港工人成本是内地3倍以上,建材和标准沿用亦相当高,导致项目审批慢、造价高。“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内地采纳香港标准,也应探索香港是否可在特定项目中采纳部分内地标准,尤其是关乎民生发展的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海指出,大湾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思维方式错位”是当前融合困局的根源之一。他认为,港方更在乎营商环境和商业回报,而不是政府对政府的签约文件,三地未来合作应更注重理解彼此的节奏,推动建立企业可感知、可验证的互信机制。

  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的当下,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鹏指出,无论内地还是港澳企业,都面临类似的结构性挑战内需乏力、技术转型难等问题。他认为,企业需要抓住AI等新技术发展机遇进行转型。此外,王鹏还分析,目前粤港澳三地之间在规则、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壁垒,要强化制度创新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更紧密的合作网络,营造统一市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