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老兵心声/“我们国家强大了,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了!”

2025-09-17 05:02: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百岁老兵滕西远介绍他珍藏的驳壳枪和匕首。\大公报记者胡卧龙摄

  “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了!”百岁老兵滕西远激动地说,“我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需要我去,坚决执行任务!”滕西远说,这是他最后的愿望。滕西远出生于1925年,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13岁参军入伍,他一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获“孤胆英雄”“爆破英雄”等称号,立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

  “双枪滕黑子”响彻战场

  从桌子下抽出一个木箱子,慢慢打开,滕西远揭开一层红色绒布,驳壳枪、腰刀、子弹就这样呈现在记者眼前。滕西远有两把驳壳枪,且都有持枪证,另外一把在山东省军区展览。“手指搁进去,这样卡住,然后才能拉开,上膛。”滕西远拿起驳壳枪,熟练地演示着。当他再次举枪,仿佛又回到了烽火狼烟的战场上,“双枪滕黑子”的名号响彻战场。

  1938年,13岁的滕西远成为中共抗日武装莱东县大队的一员。滕西远年龄小,人聪明,情报准确,加上他又矮又黑,不易引起敌人注意,人送外号“滕黑子”。

  1940年夏初,日军疯狂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妄图用“三光”政策将抗日根据地吃掉,八路军山东纵队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恶战──杨家横战斗。擒贼先擒王,滕西远躲在暗处,掏出枪,瞄准鬼子的旗手,将其一枪击毙。日军一时乱了阵脚。

  随后日军发起疯狂攻击,双方展开肉搏战。滕西远一个人对付6个鬼子,刺刀捅伤了他的腋窝,他忍着疼拿刺刀反杀了那个日本兵。“要不是我会点武术,早就死在敌人刀下了。”

  正是杨家横这场战斗,有力粉碎了日军蚕食山东根据地的阴谋,守护了延安与山东的战略通道。在殊死白刃战中,滕西远身负重伤。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滕西远荣立一等功,司令员廖容标奖励了他人生中第一把驳壳枪。

  “孤胆英雄”智取强敌

  1947年,滕西远任炮兵连长,一次查哨仅带两人三弹,发现敌两个加强营埋伏。他巧施“空城计”牵制敌人并报信,待大部队赶到,一举俘虏全营,再立一等功。粟裕将军亲授驳壳枪,称其“孤胆英雄”,“双枪滕黑子”威名由此传遍战场。

  在滕西远的额头上,有一处炮弹炸伤时造成的伤痕,至今清晰可见,这是抗美援朝留给他的一枚“勋章”。1953年冬,朝鲜马坪里,敌坦克挡道。手榴弹无效,滕西远自告奋勇带着炸药包,悄悄接近敌军坦克,将8斤炸药挂在坦克的履带上,成功炸毁坦克。战后,他被授予“爆破英雄”称号。

  滕西远已百岁高龄,记忆力也已开始衰退。滕西远的妻子王凤香告诉记者,他连自己的生日和结婚年份也已忘记,但唯独战场上的事忘不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