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陈旻报道:自2017年起,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全力追踪、全程推进37分钟版马吉影像从纽约回归南京。2019年12月13日,纽约马吉影像37分钟版“一吋盘”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撰写的历史纪实著作《从南京到纽约 追寻马吉影像 揭秘〈拉贝日记〉寻获与公开内幕》增订版今年9月在台湾出版,独家介绍了马吉影像从发现、核实,到追寻、回归、溯源等全过程,展现了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的文章报国与历史担当。在开展仪式上,大文集团向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与15间香港中学赠送了新书。
活动现场,多位受赠新书的香港中学校长表示,马吉影像中血泪交织的历史画面震撼心灵,将成为推动爱国主义与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纪实著作将助力凝聚和传承香港青年的民族认同,将用好用活影像资料与历史纪实专著,让这份民族记忆真正转化为育人资源。
德贞女子中学校长庄嘉璐:
历史传承不是单纯的文字教学,而应是一代又一代人所铭记的集体记忆,马吉影像的展出与历史纪实专著为香港历史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
学校通过举办“人文学科周”组织专题活动,以跨学科形式研究本地历史及国家发展史。马吉影像与历史纪实专著将成为重要教学资源,计划将其融入历史课、政治课等,深化学生对“落后必捱打”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暴力与文明底线的关系。
沙田苏浙公学署任校长梁咏怡:
这份胶片不仅是历史证据,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影像中手无寸铁的平民遭遇,能让学生更直观理解“落后就要捱打”的历史教训。
学校将把影像融入历史课程的学习,组织专题工作坊,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战争之恶,深入认识国家苦难与民族复兴历程。
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校长冯郑惠仪:
学校长期推行“历史实证教育”,通过组织参观历史纪念馆、与抗战老兵交流学习等活动,强化学生对抗战历史的认知。
学校将引导学生对比历史与现实,探讨为什么某些势力至今仍在掩盖南京大屠杀真相,让青年一代在共情中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当代意义。
学校将通过学术探究、艺术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在理性认知中建立立体化的认知框架和牢固的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