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活动 四天行程收获丰 国际青年:乐做中国文化传播者

2025-09-29 05:02: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体验之旅28日在京圆满收官。图为参与活动的中外青年在故宫博物院前合照。

  走进故宫、天坛、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地,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探访798艺术街区、清华XLab等地,体验现代艺术创新活力……

  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文物局以及黄廷方慈善基金日前共同邀请百馀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国际青年汇聚北京,参加“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展开北京世界遗产体验之旅。四天参访行程令国际青年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们纷纷表示,中国文化令人着迷,愿做中国文化传播者。(图片:主办方提供)

  黄廷方慈善基金董事、信和集团主席黄永光表示,多年来基金会参与北京市多个文物保育项目,亲身感受到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和活力,也鼓励自己思考如何让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发挥更大作用。“正是因为这样的使命,我们倡议发起‘Global Heritage Forum’,汇聚全球智慧,提升中国和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美英高校逾百青年参与

  长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黄永光为海外学子分享了北京文化遗产的魅力,他说,北京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是最生动的课堂,既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如何共生共存,也为城市规划、文化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丰富遗产脉络的核心所在,更蕴含着深厚的“中和”传统文化价值观。黄永光说,北京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的人们,他希望拥有不同视角的海外青年,能做文化交流的贡献者,助力中国与海外文化的交流与连接。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京促会会长崔述强表示,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和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之际,举办国际对话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展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窗口,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分享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的契机。他希望能以北京世界遗产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期待青年一代成为世界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

  活动邀请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美国10所高校和英国剑桥大学逾百名国际青年,与对外经贸大学40名中国青年一起,共同展开北京世界遗产体验之旅。其间,还举办两场专题对话,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与国内专家共同探讨遗产保护,深化国际合作。

  来自英国的罗敖(Otto Barrow)说,这次在北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的认知,也感受到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青少年交流不断加强,“中国对国际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只有通过促进合作的对话与互动,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未来发展方向。”他告诉大公报记者,自己很愿意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不断推荐朋友到中国走走看看,“即使力量微小,能为传播真实的中国出一分力,也极有意义。”

  外国学子渴望能再来中国

  来自纽约大学的Lydia Spencer Cotter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她用“热情好客”“拓展认知”和“充满惊喜”三个关键词描述此次行程。她表示,回国后会向所有朋友分享这次旅行,“这趟旅行消除了我对中国的一些固有印象,我也非常渴望能再次来中国,除了北京我还想去看看中国其他地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