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展望“十五五”航天探测 港团队将大显身手

2025-10-18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公报》于2023年6月28日刊载版面,报道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后钱煜奇及团队成功申请借用共计822.6毫克由中国嫦娥五号任务取回的珍贵月球科研样品。

  进入“十五五”规划阶段,香港将在国家载人航天空间站、载人登月、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十五五”的开端,中国空间站明年有望迎来首位香港航天员,也有望迎来香港首个空间探测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并申报了“高分辨率温室气体点源探测项目”。该项目计划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搭载专用探测仪器,对全球中低纬度范围内的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热点进行高精度遥感监测,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排放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目前,该项目已列入计划,有望在2026年的货运飞船发射时搭载升空。

  港参研月球车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依照计划,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其间两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在月面开展科考活动。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经过两轮择优,最终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团队分获前两名。其中,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参与了空间技术研究院团队的月球车研制工作,其月球车方案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十五五”期间,香港科研团队将承担更加重要的月球探测任务。嫦娥八号是国家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项目,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是由中国牵头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先行计划之一,为未来在月球极区长期维持无人月球站建立基础。由香港科技大学牵头、国内外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已正式通过国家航天局遴选。据介绍,该项目作为月面作业平台,配有机器人和无线充电装置,能够在月球极端低温和无导航信号的环境中自主移动、精准操作,并为其他月面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