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区域创新/港担当创科引擎 驱动湾区基础研究

2025-10-20 05: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专家认为,香港可以成为大湾区基础研究引擎。图为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新华社

  “十四五”期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其中深圳─香港─广州更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十五五”即将到来,专家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香港可以成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引擎,为湾区建设带来更强的动力。香港还可以代表国家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国际科技交流方面担起更重要的作用。

  产出原创成果 创造新型产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赤东认为,建设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需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基础研究是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踪、并行到引领的核心问题,基础研究产出更多具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可以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新型产业,同时带动传统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香港拥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其科研实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在学科研究上与内地高校形成互补模式,在大湾区建设中,香港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起到引领作用。

  可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香港强于前沿探索和原始创新,而广东则擅长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张赤东认为,在基础研究方面,香港可以参与国家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同时也可代表国家,利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发起大科学计划。这样一来,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的总部落户香港,其引领的产业落地场景在广东,辐射整个大湾区,可以形成良好的引领格局,完成从科学创新到产业培育的整个过程。

  在吸引国际创新人才方面,香港是非常好的“桥头堡”。张赤东表示,根据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香港是高端人才来华的重要入口,也可以和深圳联合形成国际人才中心。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香港也大有可为,例如融合信息技术和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香港具有很大优势。

  “十五五”期间,香港科技创新发展也面临挑战。张赤东认为,在基础理论突破方面,需要更多的科学装置,香港需要在装置配套以及科学链条方面做得更好。面向产业发展,香港需要更好地利用大湾区的优势,发展与内地更好的互动模式,为高端科学活动和技术研究创造独特优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