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专家表示,优化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将为港澳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图为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在“香港国际创科展2025”展示多项AI科研新成果。
“刷脸”秒过闸、换证“指尖办”、探亲“全国通”……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从跨境出行到口岸通关,从人才流动到要素互通,新举措为“流动中国”注入新动能,并强化香港人才枢纽。
公告显示,由2025年11月5日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的适用范围扩展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中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人才跨境往来将告别“频繁续签”的烦恼。分析指,这进一步强化香港国际人才蓄水池功能,有益于吸引更多内地高层次人才前往港澳,并有助通过港澳平台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促进人才双向流动。
挺港澳拓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国家移民局公告显示,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人才可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人才签注,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
香港特区政府3日表示,欢迎内地宣布一系列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涵盖人才流动、通关便利、创科合作及旅游发展等领域。具体措施包括:由2025年11月5日起扩展“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的适用范围至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及安徽省,以及中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福田、文锦渡,港珠澳大桥等内地口岸实施“刷脸智能通关”;促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以及增加4个连接香港的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口岸。
呼应香港“金融+科创”发展需求
人才签注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便利大湾区内地指定类别人才来港进行交流访问,并于2024年5月扩展适用范围至北京和上海。截至2025年10月,已有超过74000人次持该签注的访客来港。在促进“南下、北上”双向人才流动政策基础上,新措施将便利更多内地人才访港交流,加强香港汇聚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作为国家的国际人才枢纽的独特角色。
九三学社中央法律委委员黎学宁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支持港澳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与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的10项重磅便利新举措形成政策合力,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内联外通优势筑牢人才根基,精准呼应香港“金融+科创”双轮驱动的发展需求。
“规划建议赋予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及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要使命,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黎学宁表示,国家新举措将规划蓝图转化为具体便利。其中,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扩围是关键突破,即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上,将实施范围延伸至长三角、京津冀全域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杰出人才、科研、文教等六类群体,这将为更多内地高端人才往来港澳扫清障碍。
他特别提到,商务签注实现“智能速办”“全国通办”,多次签注可通过智能设备“立等可取”,停留期限亦从7天延长至14天,这将大幅提升商务人才跨区协作效率。政策通过流程优化缩短通关时间,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白名单管理形成联动,能够让科研团队、院士科学家等群体享受高效通关服务。新政策既激活香港“外循环”优势,也畅通“内循环”渠道。国际人才可借助香港开放平台进入内地市场,内地人才亦能通过便利签注参与香港科创与金融合作,形成“内地腹地+香港窗口”资源联动格局。
往来港澳人才签注Q&A
申请适用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
哪些类型人才适用?(以上海为例)
以此前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的上海市为例(具体标准以当地公开信息为准):
1)杰出人才
•在上海市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等国际知名奖项、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取得国际公认重大成果的专家学者,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担任正教授、正研究员职务人员﹑对上海市重点发展区域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等。
2)科研人才
•上海市科研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3)文教人才
•上海市高等院校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4)卫健人才
•上海市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以上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及卫生研究人才。
5)法律人才
•在上海市工作,参与在香港、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内地仲裁员,处理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法律人才。
6)其他人才
•上海市人才主管部门、科技创新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有效期及停留时间?
六类人才可凭人才主管部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等出具的有关人才证明,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者澳门人才签注,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杰出人才可以获发有效期5年的人才签注,科研、文教、卫健人才可以获发有效期3年的人才签注,法律、其他类人才可以获发有效期1年的人才签注。
持签注可进行哪些活动?
一般而言,任何人士在获准以访客身份在港逗留期间,可进行以下商务活动:
•签订合约或参加招标投标
•参加展览会、交易会
•解决索赔问题或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应邀从事商务、科技考察活动
•参与短期研究会或其他会议
特区政府感谢中央: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对此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扩大签注适用范围的措施将便利更多内地人才访港交流,加强香港汇聚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作为国际人才枢纽、国家人才门户的角色。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有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充分用好这些措施,继续致力提升香港口岸的通关效益和旅客体验。期待通过更多创新政策促进交流,促进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更大的发展动能。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中央此次推出的人员往来惠澳政策,既是对澳门社会诉求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澳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不仅促进澳门与内地人员高效流动,深化商贸、科研、文教、旅游等领域的高质量交流和合作,更能增进凝聚力,为澳门特区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家解读 | 便利金融机构来港上市路演
据中新社报道:谈及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扩大,香港特区政府人力资源规划委员会委员、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创会主席骆勇指出,新政策便利内地更广阔区域的人才灵活前往港澳地区从事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领域交流,将有力服务国家高水平开放,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把内地不同省份的优势,和港澳“内联外通”的优势更好结合,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表示,新措施下内地人才容许在港澳停留时间“打破过去以周为单位的限制”,往来香港开展交流和业务合作更加便利。例如,科技人才可在与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课题研究时,时间安排更从容;演出团体有更充裕的时间在香港安排连续性演出;金融机构管理层可更便利地来港上市路演、约谈投资人、对接目标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