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新香港人”芯片博士王霄。右图:连接香港与深圳的河套深港跨境巴士。
国家移民局5日发布的新政包括支持促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根据公告,自11月5日起,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在皇岗、福田口岸设置合作区专用通道,允许深圳园区内企业机构工作人员经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入出境,为经常进出合作区的企业机构工作人员提供边检快捷通关便利。36岁“新香港人”芯片博士王霄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新政出台后,通关非常便利,距离缩短了,排队的人也非常有序,人数不多,过程顺畅流利。
大公报记者近日探访福田区河套保税区“一号通道”时在现场看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企业机构工作人员经过福田区河套保税区“一号通道”入境内地时非常便利,通关时经过测温、刷证、随身背包通过安检即可通关,完全可以做到“丝滑通关”。
坐上巴士直奔深圳 省去中转麻烦
王霄表示,在“一号通道”,清晰的便利指示随处可见,此前通关就很顺畅,相信新政落地实施之后,安检环节将更加高效顺畅,让“出关快速”从期待变成了每天的常态。他还表示,自己每天往返深港,都是乘坐连接香港与深圳的跨境巴士,“跨境巴士串联起香港科学园(沙田片区)与深圳,每天都有多个往返班次。我最常搭乘的是下午5:30的班次,恰逢下班时间,坐上巴士就能直奔深圳,省去了诸多中转麻烦。”
王霄告诉大公报记者,在跨境巴士开通之前,自己主要乘坐港铁东铁綫,不过相较而言巴士的效率优势愈发明显,“同样是从下班出发到抵达家中,乘坐跨境巴士只需45分钟,东铁綫全程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巴士直接节约了35分钟。”\大公报记者赵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