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深圳是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科技城市,香港可抓紧明年深圳举办APEC机遇,主动对接需求。图为参会者在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知交会上了解低空飞行器。
对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年将在中国深圳举办的契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在受访时指出,深圳作为一座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城市,被选为APEC举办地,无疑将有力推动其国际化进程。他强调,“我们真正要实现从产品到人、到组织机构的国际化。这不仅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重要契机。”他建议香港亦应抓住机会,发挥金融等四大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对接APEC会议需求,力争做中国企业“出海”第一站。
深港联动 共享APEC机遇
郑永年指出,以往APEC会议只在内地的北京、上海举办过,明年在深圳举办传递了一个很鲜明的信号,APEC成员国开始关注新兴科技城市,这点深圳当仁不让,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建议香港特区政府更加积极一点,争取跟深圳联动起来,共同分享APEC会议带来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中‘三驾马车’(基础科研、应用转化、金融支持)优势都在深港,香港的基础科研和金融支持的实力强,而深圳则更强于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强大的珠三角工业化能力。”郑永年表示,如何发挥这些优势,取决于香港对自身的定位。
郑永年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早期阶段,香港在引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联系人”作用,现在是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香港需要扮演新的角色,能否用好其自身的金融优势、法律优势、知识产权优势,直接关系到中企出海是否愿意把香港当作“第一站”。“最近我们看到,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出海’第一站纷纷选择了去新加坡,这是很令人遗憾的。香港还需要继续努力,放大自己的服务业优势。”郑永年说。\大公报记者毛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