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色情片骗局 短片一截截专呃青少年钱

2018-07-17 03:16:34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郭咏遥报道: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在2017/18年度,共接触236名高危或与科技罪案相关的青少年,当中60人曾行骗或受害,涉及网上骗案的人最多,共26人,比去年度上升37%。

  扮聊天找猎物

  15岁的Jimmy一向有网上交友的习惯,对於有陌生人主动与他对话亦不会过於存有戒心。“有一天我忽然在网上收到交友邀请。跟他经过数天的交谈後,他了解到我有看色情短片的习惯,便向我推销色情短片,但需要以约人民币三十多元购买,因一时的好奇心,而且价钱亦不是很贵,所以就买了。”

  付了钱後,Jimmy收到的短片却货不对办。“短片的截图是令人兴奋的,但在打开短片後就立即心情大跌,因为我发现只有数秒鐘的性行为画面。然後,对方又立即问我要不要再看更多,我以为下一段短片的时间会较长,便又买了。”如是者,Jimmy被骗了三、四次,最终合共被骗取百多元人民币後,便决定删除该联络人,但却又有另一群不知名人士以同样的方式引诱他,幸有之前的经验才免於再次受骗。

  感羞愧不愿求助

  虽然被骗,但Jimmy却没选择向别人求助,只因怕被“问长问短”和“怕烦”。“如果到警署报案或向家长寻找协助,他们会不停问我为什麼及前因後果,十分麻烦。而且,我见被骗的金额不算很多,便决定大事化小。”

  另外,22岁的阿慧和16岁的阿伟亦同样是“网上骗案”的苦主。前者因过於容易相信人,在对方要求发生性行为时,选择答应,惟後来发现对方已婚,感觉受骗。後者则相对损失较轻微,阿伟以70元购入一对原价约700元的球鞋,最後发现,虽然鞋的款式和相片相同,但尾部的招牌却不同了,便立即把球鞋丢掉。

  中心督导主任陈文浩补充,受害人往往因觉得被骗金额是小数目,或对自身行为感到羞愧而不愿寻求协助。他建议家长可多留意年轻人的用钱情况,以及上网情况,当发现有可疑时便立即向他们了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