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演者趁最後一日尽情演出作告别 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有18年历史的旺角行人专用区将於下月四日正式“杀街”,昨日迎来“最後的狂欢”,吸引不少人到场作最後道别,纵有不捨,但更多人认为“变质”的行人专区不值得留恋,赞成“杀街”还街坊清静。部分表演者近月亦已转战尖沙咀演出,有区内商户投诉,表演者增加造成拥挤、噪音滋扰等问题,影响生意。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吴永顺称,街头表演应百花齐放,但物极必反,未来会集中研究应否用发牌等方式规管。
随着车辆驶入西洋菜南街,旺角行人专区昨晚十点後成为历史。在行人专区最後一日,有表演者下午2时已开始开展歌喉“告别‘菜街’”,在“菜街”献唱四年的黄先生直言不捨,称“‘菜街’今(昨)夜过後将成历史”,泪汪汪的唱了一首“讲不出再见”。
整条西洋菜南街亦越夜越多人,除驻足观赏最後表演外,更多人到此拍照留念。住附近的陈先生称,太太曾被演唱者吵到耳朵出问题,应一早取消行人专区;市民蔡小姐建议演唱者可到远离住宅区的地方唱歌,例如尖沙咀文化中心。
自旺角决定“杀街”以来,不少表演者已“转场”到尖沙咀海滨。记者昨在尖沙咀码头所见,短短十多米行人通道至少有两档唱歌表演,吸引部分途人观看,令人来人往的行人道更拥挤。
尖沙咀商户忧影响生意
在码头经营凉茶舖的陈先生称,最近两个月,多了街头艺人在附近表演,高峰时有四、五档,不同歌唱者彼此“鬥大声”,噪音大得令他无法听清客人说话,街道拥挤更令生意减少。有报摊商户担心,尖沙咀将重蹈旺角行人专区覆辙。
海滨事务委员会主席吴永顺昨出席电视台节目时称,尖沙咀海滨远离民居,较西洋菜南街更适合举办音乐活动。他认为海滨需要有不同活动、百花齐放,但香港人口密集,街头表演需一定程度管理,“很多事去得太尽,物极必反,就可能失去本身意义”。
他解释,“管理”并非如现时将大部分海滨当成管理公园般设很多限制,而是会订下另一套原则,如不同地段可有不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