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被逼租住“棺材房”的大多是单身基层市民。社区组织协会幹事施丽珊表示,当务之急是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加快编配公屋,“政府如果可以增设二手楼空置税,增加多啲出租单位供应,相信可以令部分基层市民受惠。”
葵涌㓥房居民大联盟发言人、社工姚冬梅称,㓥房或床位租客大多正在轮候公屋,她期望政府房屋部门、房屋机构等推出更多过渡性房屋计劃,覆盖至全港18区,她又建议政府尽快重设租金管制,抑压租金不断上升的问题。
政府提供租金津贴援助
政府对基层市民有提供租金津贴等援助,社会福利署发言人表示,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劃下的租金津贴,会因应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中,私人房屋租金指数的12个月移动平均数变动,每年调整综援计劃的租金津贴最高金额。社署在2012至2018年,分别把综援租金津贴最高金额上调了5.7%、7.8%、6.5%、6.7%、5.8%、4.3%及1.5%,累计升幅45%。
社署或津助非政府机构在全港营办共65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以及两间综合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个人及家庭,包括居於不适切居所的单身人士,提供一系列预防、支援和补救性的福利服务。中心社工会评估服务使用者的需要,并按需要为他们提供转介适切的经济援助及社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