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2018-08-28 03:17:44大公报 作者:栗时生 李永青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图为香港青年参访深圳共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资料图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各地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过去五年来,特区政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从多方面展开工作,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协议。该协议涵盖金融、基础设施、经贸交流、民心相通、项目对接和争议解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成为双方合作的方针和蓝本。

香港有“一国两制”双重优势,中央一直重视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的作用。例如去年12月14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代表特区政府,与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签署《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作为香港参与有关建设的方针和蓝本。《安排》聚焦金融与投资、基础设施与航运服务、经贸交流与合作、民心相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加强对接合作与争议解决服务六大重点。

与沿线国家签订合作项目

《安排》同时订定具体建议,让香港充分发挥“一国”和“两制”的独特优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把握倡议带来的机遇,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特区政府将与发改委、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其他相关部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双方定期和直接沟通平台,协商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事宜,研究具体工作重点。

特区政府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作为协调统筹“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政策局。在金融方面,金管局2016年成立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邀请不同机构加入成为合作伙伴,并举办培训工作坊、高层研讨会、投资者圆桌会议等,提供平台汇聚主要持份者共同合作,参与大型基建投资及融资;特区政府于2016年修订法例,允许在香港经营集团内部融资业务的企业,在符合指明条件的情况下,扣除利息支出,及将适用于合资格企业财资中心的利得税税率减半,以吸引跨国及内地企业在香港集中其财资管理;香港于去年正式成为亚投行的新成员,可以为亚投行提供各样的投融资服务,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在经贸方面,行政长官及多位司局长多次率团到访“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包括东盟、南亚等地,进行交流和考察活动,并与当地政府、机构和业界商讨加强和落实不同领域合作,包括政策沟通、经贸金融、艺术文化、教育和科研等。

展开与贸易伙伴自贸谈判

特区政府还在内地和海外各地加设经济贸易办事处,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展开与其他贸易伙伴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组织商贸代表团出访不同地区,协助港商亲身了解“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发掘商机;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以便企业加强项目对接。“民心相通”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区政府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资助“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学生来港升学,并推出交流资助计划,鼓励和资助有经济需要的本地专上学生到“一带一路”地区交流;特区政府亦与内地各省市合作推广“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并积极推动邮轮旅游业的区域合作,结合邻近港口的财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以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到区内港口。

港商冀与湾区抱团拓国际市场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郭振华表示,自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迅即已引起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积极响应,因很多沿线国家都缺基建,基建滞后已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主因,单计亚洲每年便要投资7000多亿美元,中国在高铁、电力、港口等基建经验丰富,加上内地企业大力投资沿线国家,因令中国愈来愈受到沿线国家之重视,亦为港商带来巨大商机。

郭振华表示,近年不少内地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建立产业园区,而香港在投融资、商贸物流、法律、会计、工程、管理等专业服务的独特优势及企业过往的经验,为这些专业能为建设海外产业园区作出贡献,成为内地企业及港企并船出海的好例子。

对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各地区要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郭振华认为,要将“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等成功对接,建议大湾区内各政府成立“一带一路”小组,集合区内各公司及专业人士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

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主席巢国明亦认同,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应共同合作,抢占“一带一路”商机。他建议,大湾区的企业应与香港专业服务机构之间加强交流,深入对接,共拓国际市场,合力并船出海。

港商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功,飞达帽业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颜宝铃便是当中的佼佼者。早于2013年,飞达帽业已与孟加拉当地一家制造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由飞达拥有多数股权。经过多年发展,员工数目已由3000多人增至去年4500人,预料第二期厂房在今年底前投产,届时员工将增至8000人。颜宝铃表示,孟加拉劳工成本低,故将继续投资该国,亦鼓励港商可到孟加拉考察,善用该国的劳动力优势。

她期望,特区政府在推动港商投资“一带一路”,要实事求是,并非一味只搞成效不大的论坛。为了令更多港商及内地商家了解孟加拉情况,颜宝铃在孟加拉牵头成立了当地首个华人社团──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此举得到国家统战部、国侨办以及中国驻孟加拉领事馆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