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赖依婷报道:为期五个月的土地供应谘询期昨日结束,专责小组累积收到逾6.5万份书面意见,超过2.8万份网上及实体问卷,电话访问了约3000名市民,目标是年底前完成分析,并提交最终报告。代表发展商意见的香港地产建设商会认为,公私营合作有助增加土地供应,但对另设机构处理公私营合作有保留,建议政府通过增加地积比率和改劃用地,提升业主发展农地的诱因。
经民联倡发行填海债券
地建会早前已向专责小组提交建议书,认为18项供应选项中,以加快发展农地与棕地以及调高地积比率的效益最快。地建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梁志坚提到,发展棕地及农地不时涉及“祖堂地”,现行机制需集合100%业权人同意才可转让,建议当局可考虑引入类似“强拍”条例的措施。
另外,经民联昨日就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土地供应建议,表明支持透过发展棕地、公私营合作发展私人农地、填海等,增加土地供应。经民联建议,政府可考虑发行填海债券筹集资金,用作填海以及各项基建开支。经民联亦建议在保护效野公园前提下,改劃3%生态价值较低的郊野公园边陲作建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