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一“视”同仁 医尽船王小贩

2018-09-28 03:16: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眼科发展仍然荒凉,施照从美国回流后,不但成为引入白内障移植水晶体、激光矫视技术的先驱,成为第一代眼科名医,上至亿万身家的船王、粤剧名伶,下至深水埗卖菜的小贩都找他,有别於其他着重收入的眼科医生,他的诊所虽然设在中环,但没有华丽的古典装潢,当年连船王的诊金只收400元,小贩则50元。

  施照年约20岁便远赴美国学医,一走便是八年,直至70年代,其母因癌症弥留,他才首次返港,其后更落叶归根,正式在中环设诊所开业。“当年若只得一隻眼患白内障,医生会对老人家话咁唔好割,因为割咗就要戴千几度老花眼镜,好难做到”,其时美国刚开始兴起白内障移植水晶体、激光矫视等技术,他便锐意用自己的学识引入新科技,一名已故粤剧名伶便因此受惠,“上台做大戏,又戴唔到千几度眼镜,戴隐形眼镜係咁眨眼又会跌出嚟”,“佢做完不知几开心!”

  施照最记得当日,那名手持20艘运油船、“啲钱多到喺耳仔度漏出嚟”的已故船王因视网膜中心出水,正在诊所外等看症,对面便坐着一个在深水埗卖菜的小贩,背着75岁患眼疾的母亲求诊,说:“呢个係我唯一亲人,医生你救救佢,我会分期付款!”原本近8000元的手术费,施照收他800元,“见到人睇到嘢就好开心!”再提他人生的三位导师,教他医术、信仰和为人态度,“若非他们,我可能已经变成‘捞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