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规劃师讚“明日大屿”富远见

2018-10-17 03:16: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谭宝尧身处的马鞍山海滨长廊也是填海得来,而背后的科学园更成为科技发展的摇篮/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填海造地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之一,港岛和九龙之外,新界不少市镇亦是填海而来。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理事谭宝尧1973年加入政府,参与香港规劃,至2010年退休,多年来有份参与建设香港,包括现时住着21.3万人的马鞍山等地区,他昨日专程到新界东的马鞍山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该区不少地方,都是填海得来。谭宝尧称讚施政报告提出的“明日大屿愿景”有远见;又认为随着高铁、港珠澳大桥、西九龙文化区等逐步落成,再过几年香港就缺乏大型基建,人工岛工程建议恰逢其时。

  另一位资深规劃师陈剑安则有份规劃中环至湾仔的填海地用途,他表示,港岛由电车路对出一条街,全部填海得来,若只抱着负面的旧思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香港就不是今日的香港!”/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本身是规劃师的谭宝尧忆述,1970年代初期,沙田只是一个约有三万人居住的乡镇,1973年展开“新市镇发展计劃”,沙田是第一代新市镇之一;至1980年代,建议在马鞍山填海,作为新市镇延伸。翻查资料,整个沙田新市镇包括马鞍山,现时总发展面积约为3590公顷,总人口约66万,马鞍山约21.3万,即接近沙田总人口三分之一。

  支持分阶段发展

  远眺对岸的香港科学园,谭宝尧称,当年科学园只是一个概念,此后发展成为“科学走廊”,如今成为香港科技发展的摇篮。他认为,马鞍山的规劃是混合不同阶层,有公屋、居屋、私楼、豪宅,加上海滨长廊和公园,规劃得宜。谭宝尧称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劃有远见,形容是“好嘢嚟”(好东西),填海1700公顷,也可以分阶段发展。对於现时面对的阻力,他叹道:“现在叫你跟市民谈概念,又要花钱发展,自然遇到反对,但城市规劃必须有远景,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他强调,填海对香港经济民生都是长线投资,以1700公顷人工岛计算,可建26至40万个单位,供70至110万人居住,当中七成属公屋,“可以帮到很多市民上楼”。随着高铁、港珠澳大桥、西九龙文化区等逐步落成,再过几年香港就缺乏大型基建,人工岛工程建议刚好,也不会刺激建筑费,或令建筑工人“一时饱死,一时饿死”,维持香港一定的基建投资。

  金鐘湾仔填出繁荣

  资深规劃师陈剑安,则有份规劃中环至湾仔的填海地用途,他亦是十多年前的共建维港委员会成员(现时海滨事务委员会的前身)。他表示,香港岛由电车路对出一条街,全部填海得来,“上世纪六十年代金鐘的‘大佛口’军器厂街、皇后大道东与轩尼诗道的三岔位一带,对出全部是海,现时位於湾仔告士打道的六国酒店,也在填海土地上,若只抱着填海是负面的旧思维,社会发展停滞,香港就不是今日的香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