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研究报告建议政府应提供更多有关大湾区的商业和就业资讯
【大公报讯】记者郭咏遥报道: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於昨日(23日)就“香港居民对大湾区发展的认知与评价”联合发表研究报告。研究发现,观光旅遊是港人跟大湾区内城市重要的交流方式。
北上多为观光美食
岭大副校长莫家豪表示,广深港高速铁路及新落成的港珠澳大桥,必定能为两地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他建议,香港需探索大湾区内城市的新合作模式,便利港人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如医疗券及长者高龄津贴可互通等措施。
是次调查於今年8月15日至27日期间,访问了1,033名年满18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了解他们对大湾区发展的认知与评价。调查主要围绕港人与大湾区地区的关係、港人对大湾区的认识和评价和港人到大湾区生活的顾虑三个部分。
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被访者在过去一年没有到过大湾区内其他城市,而到过大湾区的被访者中,分别有五成九及两成一表示,最主要目的是“观光”及“美食”,只有一成七表示是工作。而受访者的主要目的地是深圳,其次是广州。
倡加强宣传便民政策
莫家豪建议除了“玩”、“吃”配套外,政府应提供更多有关商业和就业资讯,让港人了解大湾区的事业发展的机会。另外,政府亦应加强宣传一系列规劃和便民政策,让港人更了解相应政策。特区政府亦应探索与大湾区内城市合作的新模式,方便港人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尤其港人是否能享受原有的福利,如医疗券,长者高龄津贴、子女接受教育及税收安排等议题。